房地产行业观察:楼市成交同比持续正增长;公积金贷款利率有望下调
2025年第11周,房地产市场延续复苏态势,新房及二手房成交同比持续正增长,但区域分化特征显著。中央及地方政策协同发力,公积金贷款利率优化预期增强,市场信心进一步修复。
新房与二手房市场延续复苏态势
新房成交环比由负转正,一线城市表现突出。本周40个重点城市新房成交面积为238.3万平,环比上升7.0%,同比上升15.9%。其中,一线城市环比增速达25.2%,同比增速39.2%,涨幅居首;二线城市环比增速7.5%,同比增速15.4%;三四线城市则环比下降8.0%,同比增速转负为-5.7%。一线城市凭借高能级资源与政策倾斜,成为市场复苏的核心支撑。
二手房成交热度延续,但同比涨幅收窄。18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达215.8万平,环比上升5.3%,同比增速17.2%。其中,一线城市同比增速46.3%,环比增速11.9%;二线城市同比增速转负为-0.6%,三四线城市同比增速收窄至8.7%。二手房市场整体维持较高活跃度,但三四线城市需求动能有所减弱。
库存去化压力分化,土地市场量价齐跌。12个城市新房库存面积环比微增0.4%,但同比降幅扩大至16.2%;去化周期环比上升0.7个月至14.5个月。土地市场则呈现同环比量价齐跌态势,百城土地成交规划建面环比下降74.1%,楼面均价环比下跌34.8%,溢价率降至1.4%。房企债券融资规模收缩,本周国内债券发行量环比下降57.3%,净融资额-58.9亿元。
政策优化助力市场信心修复
中央政策聚焦需求端与存量盘活。自然资源部与财政部联合发文,规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的流程与监管。《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提出加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允许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房、适时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等举措。其中,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预期升温,或将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释放改善性需求。
地方政策差异化调整,精准纾困。厦门出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规范保障房管理;杭州优化公积金提取政策,支持租房及保障房购房,并提高住宅品质标准(如层高下限提升至3米);宁波调整契税政策,将家庭住房套数认定范围由全市六区收窄至购房所在区,降低契税缴纳压力。政策“组合拳”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优化供给结构,推动市场预期改善。
房企流动性风险仍需警惕。尽管市场成交回暖,但房企债券融资规模持续收缩,叠加土地市场低迷,部分企业资金链压力犹存。政策端需进一步强化房企融资支持机制,同时加快存量项目盘活,推动行业进入良性循环。
本文源自金融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