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基金源头治理协同发力,泰州管好“钱袋子”用好“救命钱”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泰州市打击欺诈骗保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前不久公布2起欺诈骗保典型案例。医疗保障部门对某镇卫生院作出处理决定:追回医保基金121546.97元,处罚234064.15元(篡改病案涉及费用56258.59元处3倍,超标准收费、过度检查涉及费用65288.38元处1倍);暂停该院中医针灸推拿科10个月医保服务;参与篡改病历、伪造检查报告单的5位医保医师暂停服务协议1个月,扣减医院2021年度医保领域信用积分18分。目前,该案已移交公安进一步侦查处理;2019年3月,苏某发生交通事故,此次事故承担同等责任。其在住院治疗期间谎称“在家洗澡时自己摔伤,无第三方责任”,骗取医保基金23933.89元。医疗保障部门责令其退回23933.89元。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其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3000元。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基金的安全运行与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和谐稳定息息相关。”泰州市医疗保障局局长陈正泉说。依法监管医保基金是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和疫情防控“双挑战”的必然选择。正因为医保基金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社会和谐稳定,泰州医保人将管好、用好医保基金视为神圣职责,全力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切实提高基金管理能力和水平。据介绍,2021年前三季度职工医保住院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泰州市区主要医院住院人次同比下降1.58%,次均检查化验费用下降133元。截至11月底,全市检查定点医药机构2004家,实现全覆盖;查处定点医药机构1631家,实施行政处罚16起,解除服务协议2家,暂停服务协议44家,移送司法机关案件27件,发布欺诈骗保典型案例59起,医保医师违规扣分86人,拒付追回医保基金6758万元,处违约金和罚款2355万元,合计9113万元。
“治水关键是治源头”,近年来,泰州市医保局不断推进监管方式创新,紧紧抓住医保医师管理这一“牛鼻子”,打好选育管“组合拳”,构建起医、保、患三方共同参与的医保医师监管体系,织密织牢医保基金的安全防线,有效管住了“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用药、不合理收费”的水龙头。泰州市医保局联合卫健部门,将医保基金监管延伸到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行为,将过度用药、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等医疗行为纳入监管范围。率先在全省出台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医师管理办法,对医保医师实行积分制协议管理,记分规则与交通违法扣分规则相似,扣分达到6分以上将被暂停医保医师资格直至取消医保医师协议,在暂停或解除服务协议期间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医疗保障基金不予支付。
一手抓治理源头,一手着力加强对定点医药机构的量化监管、做好“引路人”。2021年5月起,泰州市定点医药机构辅导期实施办法试行,医保、卫健、财政部门搭建综合辅导平台,给予定点医药机构主动服务和医保相关扶持,2019年1月泰州市医疗保障局成立以来新定点的医药机构都可以享受辅导期7大扶持政策。辅导期内,医疗保障部门为医药机构指派一名辅导员,实行“点对点”服务。医药机构从申请医保定点之日起,参照汽车4S店保养模式,享受免费、系统、套餐式的辅导,切实解决了医药机构在申请医保定点期间和初始运行期间,医保政策了解不深、医保管理能力不强、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不高的现实问题,促进了医保违规违法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实现了服务和监管双前移。
“两手抓”协同发力,一系列刚性约束制度同时出台,让监督管理真正发挥作用。2020年8月,泰州市医保基金监督检查所经编办核准成立;实施标准化稽核检查,全覆盖监督检查,创新清单式检查法、十查十看检查法,杜绝漏查、错查;建立重大事项研究制度,规范基金监督检查审批流程,明确免于处理和从轻减轻处理标准;实施统一的定点医药机构服务协议,健全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强化主体责任,增强刚性约束;提高基金监管信息化水平,人脸识别场景应用投入使用,重点开展冒名住院、挂床住院整治,常态化监测预警指标10项,基金监管精度和效率大幅提高;探索开展定点零售药店标准化建设,实施信用监管,构建医保领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实行网格化监管,根据责任清单责任到人,同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相关合作和探索;通过建章立制,推进基金监管源头治理;开展教育引导,让医师学法知法更守法;出台欺诈骗保举报奖励办法,鼓励引导群众参与监督,开通微信线上举报,畅通24小时举报电话,2021年已兑现奖励12人。
交汇点记者 赵晓勇
通讯员 张燕 丁荣 戴津晶
编辑: 王舒婷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