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县医保局“三办”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 (通讯员付志林 潘小娟)“罗田就医、罗田结算,再也不用两头跑。”
近日,从浙江来湖北省罗田县投资办厂的林先生尝到了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的甜头。其中,林先生的经历,是罗田县医疗保障局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进一步优化医保服务、最大限度利企便民、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智能办: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
依托全市医保在线经办一体化管理平台,通过“i黄冈”公共服务小程序线上受理,申请资料随机发送给两名慢特病鉴定专家库专家进行鉴定。今年7月份开始,罗田县医疗保障局积极推动慢病申请“零跑腿”、医保服务“掌上办”。
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申报、认定、审核3日内完成,对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血友病等11种慢病开展绿色通道,即申即办,当日申请次日享受待遇。参保群众通过线上即可完成自助申报、实时查询办理结果。截至目前,全县累计通过线上渠道办理慢特病待遇认定1667人次,参保群众切实感受到“智能办”的高效。
罗田县人民医院,患者窗口刷脸结算。通讯员 供图
同时,罗田县不断推进医保信息化建设,推行“互联网+医保”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
据悉,该县已有近33万人激活医保电子凭证,所有定点医药机构均可扫码支付,全面实行医保码支付购药、就医费用结算等医保业务功能,实现医保业务“码上办”全覆盖;县妇幼保健院成功开通“医保移动支付”结算功能,免排队、秒支付,参保群众就医体验进一步增强; 21家医疗机构和95家定点药店完成电子处方接口改造,221家定点医药机构配备“医保刷脸支付”设备,让群众就医结算更高效便捷。
就近办:一厅两线三级,打通最后一公里
以县级“医保服务大厅”为立足点,开辟“县医保服务中心—乡镇党群服务中心—村(社区)医保服务窗口”和“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两条经办路线,实现县、乡、村三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全覆盖,大力提升全县医疗保障基层服务能力,切实打通医保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同时,将26项医保高频服务事项下沉到乡镇,16项医保事项下沉至村、社区,每月组织乡镇、村级医保经办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实操培训,真正实现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无差别受理,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
九资河镇徐凤冲村卫生室,群众刷脸结算。通讯员 供图
家住县城的肖先生在乡村做民宿生意,一般都待在山里,“就近办”让他感受到便利,他说:“现在小病小痛不用往县城跑,刷个脸在村卫生室就能搞定。”
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该县经办大厅办件量约3.3万件,乡镇经办中心办件量3.2万件,村(社区)服务站办件量3.0万件,县、乡(镇)、村三个医保服务结构“受力”均衡,“就近办”成效显著。
跨域办:三减一优,异地就医结算全覆盖
罗田县医疗保障局多形式推广和普及异地就医结算政策,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简化异地就医备案办理手续;基层办、网上办、掌上办、视频办,优化异地就医结算流程;以“三减一优”实现异地就医结算全覆盖。
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县内181家定点医药机构已开通异地住院、异地普通门诊费用和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实现城区、各乡镇(社区)两定医药机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覆盖。外地参保群众在该县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可以持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保卡进行挂号、就医、购药、结算,医保服务属地化限制不再成为痛点。
医保政务大厅,工作人员指导群众办事。通讯员 供图
截至目前,罗田县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联网直接结算惠及群众就医3315人次、医保统筹基金支付2394.15万元。普通门诊费用跨省异地直接结算服务和恶性肿瘤等5种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36910人次,医保基金支付122.55万元。
罗田县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翌说:“我们将持续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参保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实际行动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持久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