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医保集采的事儿大家争论得面红耳赤,一方面医保支出压力大,不压价怎么办?一方面担心低价会带来低质量,似乎也是情理之中。这也说明压价到现在这个程度,也是强弩之末了,再进一步空间不大了。


  从其他方面节约医保资金才是出路,比如严查滥用医保基金的情况,其实国家已经在做了,随着人口老龄化医疗支出增加,以后也只会越来越严。不要只盯着大象,蚊子腿也是肉啊,营利性精神病医院不就是吗?比如康ning。


  不要问理发师你该不该理发,这是很朴素的智慧,因为屁股决定脑袋,问了也白问。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没有收入难道喝西北风吗?不能说人人都如此,但是要承认大部分人都是俗人,比如不管你近视眼有多瞎,都一个劲儿推荐你买车的销售人员。


  我们在莆田系医院上吃的亏已经够惨重了,但好在已经把它揪出来了。康ning是上市公司,正儿八经的营利性商业机构,为什么莆田系守不住底线,康ning就能守住?康ning的员工不需要买车买房扶养子女老人吗?康ning不需要给股东营利吗?


  康ning只会更危险,因为精神病之外的病种诊断标准相对明确,所以莆田系很容易就被问罪了,但是精神病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有量表也是随便填的,没有实际意义,主要靠医生先听信一面之辞,再捕风捉影胡乱编凑理由的。


  医生像拉业务一样拉病人不是稀罕事儿。关于康ning,段子一大堆,比如这个,康ning上市需要过审,会上有三个考官质询,考官问了,你们的招股说明书上说我国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精神病,那我们四个中也有精神病咯?结果康ning的人一脸谄媚地说我有病。


  这样荒诞、扯淡又搞笑的机制下,随意评判别人有精神病也不足为奇了。不然那个经典灵魂拷问为什么会经久不衰,如果你被扔到了精神病院,怎么证明自己没病?多少影视剧都有这样的桥段,说明这种情景是多么容易发生!


  这个拷问中隐藏着人们心中深深的恐惧,恐惧这样被控制,恐惧这样失去自由。其实,几乎所有病人都是被哄骗或者绑架去精神病院的,如果不服从,会被绑在病床上灌药,如果不承认自己有病,就出不了院。


  问你承不承认自己有病的人,本身自己脑子就有病。如果真有精神病,承认自己有病,有什么意义?如果没有精神病,被控制被胁迫之下做出的论断,是没有法律效力的。都被你控制了,还能怎么样?不小心意外身故了,也不过是医疗事故,赔些钱而已。


  听闻某厅级畅销书作家也入住精神病院了,心里不胜唏嘘。不知道这背后是怎样的故事,但是如此有戏剧性,也足以成为小说影视的绝佳题材了。有了精神病,几乎买不了商业健康险了,好在他身家过亿,不用发愁这方面,但如果是别人,该怎么办呢?


  康ning总部可能还会收敛点,但小地方的分支机构就野多了,比莆田系更甚百倍!比如某地康ning大量病人住院时间至少一年以上,但是每两个月就办理一次出院手续,然后再无缝入院,伴随着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胸片等放射性检查。


  如果你这儿的大量病人都住院至少一年以上,但你每次诊断只住院两个月,你的诊断水准到底有多差劲!病人需不需要一年做六次体检?需要不要每次体检都一个项目都不落的?这不是滥用医保基金,是什么?一年做六次胸片,没有癌症都照出癌症了!


  营利性精神病院,这个制度漏洞不大吗?收治不该入院的人,别的不说,浪不浪费医保基金?日常经营不合规,有没有浪费医保基金?节约医保支出,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康ning浪费了,你就用不到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