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宁波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这一新政,将惠及宁波近800万参保人。市医保局、市财政局、市卫健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现场《实施意见》立足宁波实际,在对当前医保形势进行准确分析的基础上,科学研判了未来发展趋势,按照2022年、2025年、2030年三个阶段,提出我市医疗保障改革的总体目标。


  到2022年,我市将统一全市医疗保险政策制度,全面做实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深化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到2025年,基本建立成熟定型、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初步形成整体智治、协同高效的现代化医疗保障体系;


  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大病保险为补充,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医疗保障能力和医疗保障治理现代化水平居全省前列,为参保人员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医疗保障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需求。


  基于以上战略定位和目标,《实施意见》提出了“七大体系”建设任务和25项重点工作。


  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框架体系主要有5项重点工作,包括:●坚持和完善覆盖全民、依法参加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政策体系;●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梯次减轻大病患者医疗负担;●统一医疗救助制度,加强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的衔接;●构建多层次的医疗补充保险制度,提高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满足多元医疗保障需求;●深化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建立长期护理保险资金筹集、需求评估、待遇支付、服务供给、质量管理“五大体系”。


  统一公平的医疗保障政策待遇体系主要有3项重点工作,包括:


  ●按照制度政策统一、基金统收统支、管理服务一体的标准,全面做实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


  ●均衡个人、用人单位、政府三方责任,健全可持续的筹资机制;


  ●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医保支付政策,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精准科学的医疗保障准入支付体系主要有3项重点工作,包括:


  ●优化医保协议管理,完善考核评价和退出机制;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总额付费管理下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


  ●实施医保基金使用绩效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筹资、待遇和支付方式等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


  协同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供给体系主要有4项重点工作,包括:


  ●深化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强化短缺药供应保障;


  ●完善医药服务价格调整机制,坚持总量控制、结构调整;


  ●推进医疗服务结构性改革,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


  ●促进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我市试点组织了首次宁波版医保谈判,大幅降低了两种耗材采购价格。便捷优质的医疗保障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有4项重点工作,包括:


  ●优化医保经办管理体系,加强经办服务队伍和能力建设;


  ●深化医保服务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医保、数字医保”;


  ●落实数字化改革要求,提高医保公共服务水平;


  ●创新医保协同治理机制,加强与商业保险机构、社会组织的合作。


  依法监管的医疗保障法治信用体系主要有3项重点工作,包括:


  ●健全医保法治体系,引导医保管理从政策调节向依法治理转变;


  ●构建医保信用体系,完善联合奖惩机制;


  ●改革监管体制,健全执法机制,提升执法监督能力,切实保障基金安全。


  大数据监察加随机抽检,守护医保“救命钱”共建共治的医疗保障联动管理体系主要有3项重点工作,包括:


  ●加强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发展全过程;


  ●强化部门协同,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营造良好氛围,加强舆论宣传,凝聚社会共识。


  来源 宁波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