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这是今年嘉兴全市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打造“一个品牌”,推进“两项试点”,开展“两年活动”,完成“7项重点工作量化指标”……2020年,嘉兴市医疗保障工作将围绕“1227”布局进行。今天下午,嘉兴全市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在市行政中心召开,总结上一阶段的医疗保障工作,部署2020年医疗保障工作。
交出五“新”成绩单
2019年是全市医保系统开局之年,这一年,我市医疗保障部门“开局奔跑”,交出一张五“新”成绩单。
补短板、增福祉,嘉兴做好政策惠民“新”文章。2019年,嘉兴把统一全市基本医保制度作为“一号工程”,举全系统之力,攻坚克难,顺利出台《嘉兴市基本医疗保障暂行办法》,历史性地实现了全市基本医保制度统一,圆满完成了省政府督查攻坚任务。在确保基金可持续的前提下,努力推进医保待遇由粗放型向高质量发展,全民医保向公平医保转变。
记者从会议上获悉,去年,我市完善了城乡居民慢性病门诊保障制度,联合财政、卫健、市场监管部门出台贯彻实施意见,将高血压、糖尿病等12种常见慢性病纳入病种范围,提高了基层报销比例和封顶线,其中药店报销比例达53%,保障待遇提高至全省中上水平。全市实现可办理慢性病连续处方的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827家连锁药店纳入结算范围,数量位居全省第二。
与此同时,各项医保惠民政策平稳落地。数据显示,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3.32万人,户籍人员参保率创历年最高,达99.61%,比上年提高0.93个百分点,其中,海宁最高达到了99.79%。此外,稳妥做好群众反映集中的长护险居家护理服务政策措施调整工作,全市享受待遇1.2万人,并加大医保领域扶贫工作力度,医疗救助资助参保率和政策落实率均达到100%,落实阶段性降费措施,为6万多家企业减征医保费5亿多元。
去年,我市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抓手,高起点谋划“一体化”路径,高质量实现“一卡通”就医,高标准推进“一站式”办事,构建了医保服务新格局。
建机制、聚合力,打造基金监管新样板。不等不靠、积极探索,嘉兴在全省率先建成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和联合执法、智能监管等工作机制,全年追回基金数全省第二,行政罚款数全省第一,工作经验作典型介绍并由省局上报至国家局。
重绩效、提质量,嘉兴努力推进医保支付方式、药价保联动、药品耗材集中采购等改革措施落地见效,迈出“三医联动”新步伐。
我市医疗保障系统,通过推进“法治医保”建设、加强“智慧医保”建设、强化“清廉医保”建设,展现“三个医保”新形象。
瞄准问题和短板
围绕“1227”布局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比如说医疗需求扩张性和资源供给局限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基金收支平衡面临巨大挑战、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任务艰巨而复杂、打击欺诈骗保行为依然任重道远等问题存在。
瞄准这些问题和短板,2020年,我市医疗保健工作将总体围绕“1227”布局,推进各项年度重点工作。
根据“1227”布局,“1”即是打造“一个品牌”,嘉兴医保“无骗保城市”品牌。
“2”即是推进“两项试点”,医保基金运行管理绩效评价试点和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2”即是开展“两年活动”,经办标准化建设年活动和基金监管规范年活动。
“7”即是完成“7项重点工作量化指标”:全市户籍人口医保参保率保持在99%以上;平稳实施全市统一的基本医保制度,稳步推进以“六统一”为主要内容的市级统筹;全面实施住院DRGs点数法付费改革,病组入组率达到90%以上;指导所有定点医药机构选择省药品在线交易平台采购;“网上办”“掌上办”受理率达到80%以上,实现长三角全域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确保医疗救助政策落实率和符合条件困难群众资助参保率两个100%,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开通医疗救助直接结算;统筹区定点医药机构现场检查覆盖面不低于1/3。
“今年的工作目标已经确定,我们要坚持拉高标杆、狠抓落实、底线思维,扎实推动我市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嘉兴市医疗保障局局长俞红平表示。
来源:读嘉新闻 文字记者:吴晓宇 通讯员:邵慧 摄影:吴晓宇 编辑:孙雪 责编:张国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