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缴医保自己亏了——城乡居民医保是什么
缴纳2023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时间到了,而且又涨了30元,达到了每人350元,所以近段时间网上的讨论非常热烈,有的说涨得太快缴不起了,有的说报销比例低,有的说缴了没病等于白缴,等等,为了澄清个别网友的片面认识,不让负面情绪带偏,不让产生疑惑的群众受到影响而不缴医保,让群众都有医疗保障,特写这篇系列文章,纠正一些偏见。现发第二篇《居民医保是什么》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缴纳一定比例的医疗保险费,在参保人因患病和意外伤害而就医诊疗时,由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其一定医疗费用的社会保险,属于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主体的其中一种,属于社会性事业,属于再分配制度的一项,是非盈利性的。
医保基金是老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医保部门是替参保群众保管医保基金,确保医保基金合理使用、安全可控。参保患者到医院治病,医保部门实际上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患者向医院支付医保基金。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共有两类: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费每年缴纳一次,集中缴费时间原则上为每年的9月至12月(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期),缴费次年享受城乡居民医保待遇。新生儿出生后90天内,由监护人按相关规定办理参保手续,自出生之日起享受当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
2023年筹资标准中,个人缴费为350元 / 人,政府补助为 610元 / 人(这是2022年度的标准,2023年的补助标准在全国人代会上确定)。城乡居民医保的保险年度为自然年度,即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从这里可以看出,为了城乡居民医疗有保障,国家拿出了相当部分的财力,比如2021年,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10.1亿人,每人财政补助580元,财政共投入5858.1亿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