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浙江代表团开放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协副主席麦家发出振聋发聩的警示:"当前90%写作者已难敌人工智能!"这位《风声》作者以棋局为喻,直言文学创作正面临历史性挑战:"正如所有棋手都下不过机器,九成作家也写不过AI。"


  面对红星新闻记者"AI写作立法"追问,麦家当场抛出震撼案例:"目不识丁的老农妇,对着AI语音输入'要鲁迅风格三千字',30秒就能生成文章。若放任此类作品出版,文坛必将失序!"他紧急呼吁建立AI写作法律边界,重点理清三大问题:机器生成内容版权归属、名家风格模仿伦理、文学创作准入标准。


  "AI永远造不出1%的顶尖作品!"麦家强调人文温度不可替代:"机器的眼泪来自数据库,而未来人类的悲欢,只有伟大作家能预见。"他以颤抖嗓音描绘创作本质:"当文字触及灵魂震颤时,代码永远算不出那种心跳频率!"


  这番交锋迅速引爆舆论。文学界人士指出,麦家精准戳中AI创作"七寸"——现有法律尚未覆盖的三大盲区:一是GPT类工具语音指令创作的版权真空,二是名家文风数字化复制的侵权风险,三是机器代笔对文化根基的侵蚀。北大法学院教授张平疾呼:"当AI能30秒炮制'鲁迅体',我们守护的不仅是版权,更是民族文脉!"


  记者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人工智能+"行动,而麦家提案恰为火热赛道注入冷思考。


  正如其在代表团所言:"用立法为AI写作画红线,不是限制科技,而是守护人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