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家:90%写作者写不过AI
当某出版社编辑在选题会上展示AI生成的《麦家文学风格速成手册》时,会议室瞬间陷入诡异的沉默——这本由算法批量生产的“写作秘籍”,竟把麦家标志性的悬疑叙事拆解成了“三勺隐喻、两克反转、一撮人性挣扎”的配方表。这场面像极了武侠小说里名门正派围观盗版武功秘籍,既想嗤之以鼻,又忍不住偷瞄两眼。
文学圈最近流行起行为艺术:网络作家老王直播与AI对线写作,结果AI用他二十年笔名生成的新章节,让粉丝集体倒戈喊“AI大大求日更”。最扎心的是,当老王气急败坏地质问AI“懂不懂什么叫情怀”时,机器人淡定回复:“检测到关键词‘情怀’,已为您生成10种催泪桥段,建议搭配‘雨中分手’场景使用效果更佳。”评论区秒变文学修罗场,有人感慨“原来我们才是AI的活体素材库”。
教育界也没能幸免。某高校创意写作课上,教授布置的作业《描写失恋的十种方式》被AI轻松碾压——当人类学生还卡在“心碎像玻璃渣”的比喻时,AI已输出“爱情过期提示音在胸腔循环播放”的赛博痛感,甚至贴心标注“此句张爱玲浓度37%,建议搭配旗袍意象使用”。更有诗歌社团发现,用AI生成的“月亮在代码里骨质疏松”竟比社员苦吟三天的作品多获200个点赞,社长痛定思痛宣布:“从今天起,本社改名为‘人类诗歌保护基地’。”
面对AI的攻势,作家们开始研发“反侦察战术”。悬疑作家小李训练AI时故意投喂大量烂尾小说,成功让机器人生成“凶手是外星人”的迷惑剧情;言情作者小美在AI生成的情书里偷偷加入“你像WiFi信号般让我心跳断连”的诡异比喻,美其名曰“植入人类防伪水印”。最绝的是某历史小说家,专门用AI批量生产十万字草稿,然后发动读者玩“大家来找茬”——既赚了点击量,又证明“找机器人的茬才是人类的新乐趣”。
在这场荒诞的创作革命中,最令人莞尔的或许是某AI写作软件的崩溃时刻。当用户输入“请用麦家风格描写AI威胁”时,系统突然卡壳报错,弹窗提示:“检测到逻辑悖论,建议人类自行解决。”这个瞬间,仿佛连机器都在吐槽:让我们写人类被自己取代的故事,这题超纲了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