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领域,阿司匹林堪称一位 “传奇老将”。从最初用于镇痛,缓解头痛、关节痛,减轻发热症状,到后来发现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与其他药物联用降低心脏病、卒中风险,甚至有研究显示它可能延长个体健康寿命,阿司匹林的药用价值不断被拓展。而如今,它又在抗癌领域展现出了新的潜力。


  就在近日,《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重磅论文为阿司匹林再添神奇功效 —— 预防癌转移。来自剑桥大学的研究团队经过深入研究,揭示了阿司匹林在对抗癌症转移方面的独特作用机制。


  癌细胞转移与 T 细胞的 “纠葛”


  癌症转移,一直是癌症治疗中的一大难题,也是导致绝大多数癌症患者死亡的关键因素。癌细胞在原发部位疯狂增殖形成肿瘤后,部分癌细胞会脱离肿瘤,进入循环系统,随着血液或淋巴系统流向身体其他部位,并在新的组织器官中 “安家落户”,继续生长,形成转移瘤。


  我们知道,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抵御疾病的重要防线,T 细胞更是其中对抗癌细胞的 “主力军”。在正常情况下,T 细胞能够识别并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包括癌细胞。然而,当癌细胞进入肿瘤微环境后,肿瘤会释放出各种信号,抑制 T 细胞的活性,使其逐渐衰竭,抗肿瘤能力大幅下降。


  令人费解的是,当癌细胞脱离肿瘤,在循环系统中 “落单” 时,理论上 T 细胞应该能够更轻松地识别和清除它们。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许多癌症患者依然会出现癌转移,这表明 T 细胞在清除单个癌细胞时也遭遇了阻碍。而此次研究发现,T 细胞的这种 “失职”,竟与看似毫不相干的血小板有关。


  关键基因与癌转移的关联


  此前,研究团队通过大型基因筛查,发现了一些与癌转移发生相关的基因,其中 ARHGEF1 基因引起了他们的特别关注。研究发现,ARHGEF1 基因水平与黑色素瘤的肺部转移密切相关。


  为了进一步探究 ARHGEF1 基因在癌转移中的作用,研究人员构建了一批 Arhgef1 缺陷的小鼠,并观察癌细胞移植后的癌转移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基因缺陷小鼠的肺、肝脏癌转移灶明显更少。这一结果初步表明,Arhgef1 基因的缺失能够减少癌转移的发生。


  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发现,Arhgef1 缺陷小鼠的 T 细胞活性得到了显著增强。这些 T 细胞增殖更加活跃,能够分泌更多的效应分子,且更难进入耗竭状态。这使得 T 细胞能够持续活跃地监视和清除游离的癌细胞,有阿司匹林 “大显身手”效阻止了癌细胞形成新的转移灶。


  血小板、TXA2 与 T 细胞的 “隐秘联系”


  那么,ARHGEF1 基因究竟是如何影响 T 细胞活性的呢?通过对信号通路上下游的深入分析,研究人员有了惊人的发现:血小板分泌的血栓素 A2(TXA2)竟然与 Arhgef1 有着显著联系。


  我们知道,TXA2 在凝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新研究表明,它还有着此前未被揭示的功能 ——TXA2 能够与 T 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当两者结合后,会激活 Arhgef1 参与的下游信号通路,进而促进对 T 细胞的免疫抑制效果。也就是说,原本在凝血过程中发挥作用的 TXA2,在癌细胞转移过程中,竟成为了抑制 T 细胞活性的 “帮凶”。


  在明确了这一机制后,研究人员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作为一种环氧化酶(COX)抑制剂,能够抑制 COX - 1 和 COX - 2 酶的活性。而 COX - 1 是血小板生产 TXA2 必不可少的分子,因此,阿司匹林可以从源头减少 TXA2 的生成。


  为了验证这一推测,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动物实验。他们选取了一批小鼠,实验组小鼠的饮用水中加入了阿司匹林,对照组则为常规饮用水,随后所有小鼠都进行了黑色素瘤移植。结果显示,摄入阿司匹林的小鼠血清中的 TXB2(TXA2 的代谢产物)水平显著下降,同时肺部的癌细胞转移灶数量也明显减少。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那些本身就具备 Arhgef1 缺陷的小鼠,无法从阿司匹林中获得额外的好处。而如果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时,给小鼠补充 TXA2 的类似物,阿司匹林的抗转移作用会被逆转。这一系列实验结果充分表明,阿司匹林确实是通过影响 TXA2 和 Arhgef1 的信号通路,来抑制癌症转移的。它就像一把钥匙,解开了原本束缚 T 细胞活性的 “枷锁”,让 T 细胞能够重新发挥其强大的抗肿瘤作用。


  研究前景与临床应用展望


  研究人员指出,阿司匹林的免疫调节作用使其有望成为其他免疫疗法的有力补充。例如,阿司匹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或许能够进一步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目前该项研究的对象为小鼠模型,暂不能直接推断人类同样适用。虽然阿司匹林在小鼠实验中展现出了令人振奋的抗转移效果,但从动物实验到临床应用,还需要经过大量严谨的临床试验。未来的临床试验将进一步探索阿司匹林在不同癌症类型和患者群体中的疗效,以确定哪些患者最有可能从中受益。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您对阿司匹林的使用有任何疑问,或者希望将其用于相关疾病的预防或辅助治疗,务必咨询正规医院医生的专业意见,切勿自行盲目用药。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阿司匹林在抗癌领域的应用前景将逐渐明晰,为癌症治疗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