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损失60亿!盗版已成网文行业“吸血鬼”,多方利益输送
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日”,易观分析发布《中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白皮书》(下文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288.4亿元,盗版损失规模达60.28亿元,版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盗版平台月活达727万,一年导致60亿损失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6亿,占网民整体的46.5%,影响近一半中国网民的生活。
根据白皮书数据,2020年中国数字娱乐核心产业规模达6835.2亿元,其中网络文学市场规模288.4亿元,行业收入主要来源于用户付费和版权运营。特别是通过IP全版权运营,网络文学间接或直接影响了动漫、影视、游戏、音乐、衍生品等合计约2531亿元的市场,即网络文学及其IP运营对数字娱乐产业的影响范围超过40%。
而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也给盗版侵权带来可乘之机。白皮书显示,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盗版损失规模达60.28亿元,同比2019年上升6.9%,新技术滥用、传播途径杂多和盗版在全产业链实现覆盖是规模上升的主要因素。截至2020年12月,重点盗版平台整体月度活跃用户量达到727.4万,月度人均使用时长接近19小时,月度人均启动次数高达115次。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崎嵘表示,“网络文学版图现在越来越大,相对来说风险越来越多,版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复杂性日益凸显”。
42%网文作家频遭侵权
据了解,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作家达到2056万人,净增约100万人,作品增长约200万部。白皮书指出,绝大多数创作者将网文写作看作收入来源,其中33.1%为全职作者,网文写作是其主要收入来源。调查发现,网络文学作家频繁遭受侵权的比例高达42%,未经授权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原作品、抄袭、未经授权将原作品制作成有声书是最常见的三种类型。部分盗版平台密切关注知名网络文学作家的新书动态,一旦作家发布新书预告便抢先注册书名,用劣质内容填充,诱导粉丝阅读。类似的盗版侵权行为层出不穷,盗版平台则通过流量变现等商业模式获得巨额经济利益,直接造成作家的收入损失,严重打击创作热情,不利于“文化就业”。
阅文集团白金作家、热播剧《锦心似玉》原著作者吱吱表示,网络文学作家需要集中精力进行创作,让作家自己做盗版追溯、举证非常困难。调查显示,在遭遇过侵权的创作者中,仅32.1%的创作者有过维权行动。维权行动不积极的主要原因是维权成本高、过程复杂和消耗心力。
涉多方利益输送,打击难度大
白皮书指出,横向对比视频、音乐、游戏等数字内容产业,网络文学的版权保护难度更大、形势更严峻:一是新技术让盗版产业链隐蔽化、成熟化趋势越发显著;二是盗版平台积累了大量流量,商业变现依赖搜索引擎、广告代理商等利益相关方,多方利益输送增加了打击难度;三是正版意识在用户市场的全面推广与培育还需要时间。
不过,南都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各企业持续不断的维权投入下,网络文学行业的版权环境得到了初步净化。以头部企业阅文集团为例,2020年6月,阅文集团发起行业正版联盟,联合各合作渠道支持正版内容并展开集中巡查与净化;同年8月,在中国版权协会的指导下,阅文集团与文字版权工委联合发出“文字版权保护在行动”联合倡议,联同主流出版社和各大搜索平台,共同探索建立正版内容保护机制。据悉,今年开始,阅文集团增加了针对热播IP剧原著的专项盗版扫描和维权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即将施行,进一步完善了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以及作品的定义和类型。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刘春田表示:“新《著作权法》适应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时期背景,以及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经济机制,更有《民法典》施行的新法律背景,在顶层设计的层面保证了网络文学市场发展的基本秩序和基本法律规则。”
采写:南都记者 徐冰倩 实习生 于典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