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群众家门口的“社保服务大厅”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推动社保便民服务网点建设侧记


  安阳融媒记者 黄亚楠


  “我刚从外地回来,想在安阳参保,没想到家门口的银行网点就能办理,工作人员把政策规定、业务流程给我讲得明明白白,参保、办卡、缴费一站式服务,太方便了!”3月10日,家住文峰区万达华府小区的小李感慨地说,以前得跑好几个地方才能办完的事,现在一趟就办好,还是在家门口。


  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体验是关键。2022年10月以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红旗渠精神融入社保便民服务网点建设理念,与小区门口的银行网点合作,建立红旗渠精神社保便民服务合作网点,实现社保业务的全部办理,以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满足群众家门口办理业务的需求,推动全市便民网点建设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建成便民网点109个,年受理业务共计13.74万笔,占线下业务的38.6%,位居全省前列。其中,红旗渠精神便民服务(中国农业银行中原支行)合作网点业务受理量3.4万笔,在全省2093个便民服务合作网点中业务受理量排名第一。


  推动红旗渠精神社保便民服务网点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成立专班、明确职责、强化保障,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统筹推进,保障便民网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在公开遴选社保支出账户时,将社保便民服务合作网点数量、业务受理量、社银契合度等纳入评价指标,进一步提高了合作银行高质量建设便民服务合作网点的内驱力。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在全市范围内精心选址,因地制宜设计建设方案,先后与农业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深度合作,联合打造四家红旗渠精神社保便民服务合作网点。将安阳文化、群众需求、金融业务和社保服务深度融合,设立社保服务专区,派驻业务骨干,把“银行柜台”变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前台”,满足群众“就近办”“多点办”“网上办”需求。2024年,我市红旗渠精神社保便民服务合作网点共受理3.83万笔业务,占全市网点受理量的54.6%。


  为全面提升服务网点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市社保中心组织开展全市社保便民服务网点工作人员培训活动。对全市各合作银行便民服务合作网点的社保受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全省首家实施持证上岗制度,确保了全市便民网点社保业务受理人员真正懂政策、会业务。同时,市社保中心与各合作金融机构深度联合,通过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宣传活动等形式,不断加强对外宣传,切切实实方便老百姓就近办理各项社保业务。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程晓东表示:“我们将持续不断地深耕细作,为群众打造更多家门口的‘社保服务大厅’,全力提升‘安心社保 阳光服务’品牌力量,为红旗渠精神注入新的内涵。”


  (来源:安阳融媒《安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