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办了一个营业执照,后续也没有管理它。想起来的时候,发现进了税务黑名单。这情况就不能忽视了,可不能放任不管。


  • 直接不管公司了,不行!
  • 税务黑名单的来源
  • 公司进入黑名单的后果
  • 如何处理?

    直接不管公司了,不行!

      有的老板可能会认为,本来就不想在这个城市干了,公司不要了。


      进入黑名单无所谓,不处理了,换个城市再注册一家公司好了,依然是美美当老板。


      提醒你:这你可想错了!换城市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如果你找了几个合伙人,想一起注册公司。


      此时却发现注册公司不成功,系统显示的是“外地税务登记存在障碍”,这说明,公司登记中的某个“关键人物”在外地的某家公司存在税务问题。


      注意:税务方面不仅仅是限制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包括所有股东、监事、财务负责人等高级管理人员,都不能在税务黑名单上。


    税务黑名单的来源

      公司不经营报税


      公司不经营也不报税,而且没有正常注销,最终成为税务遗留问题。滞纳金和罚款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


      公司失联


      公司失联、走逃、成为非正常户,被评为D级纳税人。


      这类公司虽然没有注销,但是影响同一法定代表人或财务负责人关联的其他公司的税务评级。


      严重的税收违法事件


      比较严重的“重大税收违法事件”一般和虚假申报、逃避税款、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发票相关,涉及数额较大的,会被公示,并进入联合惩戒。


    直接不管公司了,不行!

      被列入税务黑名单意味着该个人或企业在税务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诚信行为,可能会受到一系列的限制和处罚。


      限制高消费:被列入税务黑名单的个人可能会受到限制,无法购买豪华消费品或进行高额度的消费。


      银行征信受限:被列入税务黑名单的个人可能会受到银行征信的限制,难以获得贷款、信用卡等金融服务。


      商业活动受限:被列入税务黑名单的企业可能会受到商业活动的限制,如无法参与招投标、无法申请政府补贴等。


      行政处罚:被列入税务黑名单的个人或企业可能会受到税务部门的行政处罚,包括罚款、税务清查、税收滞纳金等。


      公示曝光:税务黑名单信息通常会在税务部门的官方网站或其他媒体上进行公示,对个人或企业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如何处理?

      解决方法就是要把之前公司欠的税款,罚金,滞纳金都补齐,然后要正常注销公司,让自己从黑名单中出来,才可以正常购买社保了。


      老板们不想注销公司,说到底还是怕清偿债务及处理税务的烂摊子。但是一旦进入黑名单,对个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所以建议不经营的公司还是尽快注销吧。


      实际上,这些情形都是不能直接注销公司的。


      债务未清偿


      若公司仍有未偿清的债务,包括员工工资、供应商欠款、税务等,法律规定通常不允许其进行注销。这是为了保护公司的债权人,确保他们能够在公司终止运营后依然能够获得其应得的权益。


      存在法律纠纷


      如果公司正面临法律纠纷,尤其是那些可能导致财务责任的案件,这是为防止企业通过注销来逃避法律责任,确保受害方能够获得应有的赔偿。


      未完成法定程序


      注销公司需要遵循一系列法定程序,包括通知员工、股权转让、清理财务账目、向税务机关报告等。


      存在股权争议


      如果公司存在股权争议,包括股东之间的纠纷、股份被冻结等情况,一般情况下不能办理注销。需要解决股权争议后才能进行注销手续。


      违反税收规定


      公司在进行注销时需要履行一系列与税收相关的义务,包括清理税款、报告财务状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