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灵活就业人员咨询我一个问题,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最后一年选择什么缴费档次比较好呢?提升到最高300%是否划算呢?


  不管是企事业单位职工,还是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都要达到15年,才能够领取养老金。


  对于女性灵活就业人员来说,退休年龄是55岁。而你的缴费档次直接关系着你的养老金的高低,所以选择什么样的缴费档次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国家考虑到了,不同人的经济条件不一样,所以也设定了一个缴费的区间,有一个缴费的上下限,最低缴费档次是当地平均工资的60%,最高缴费档次是当地平均工资的300%。


  在60%和300%之间,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缴费档次。经济能力不强的,可以选择60%的最低缴费档次。经济条件比较好,有足够的承担能力的,而且也想退休后养老金比较多,那就可以尽量选择高一些的缴费档次。


  而在最后一年选择什么档次比较好呢?思之想之建议你还是维持之前的缴费档次比较好。提升到300%的档次,并不划算。


  为什么?虽然说养老金是多缴多得,你在最后一年提高自己的缴费档次,确实能够让你的养老金,能够多一点,但是多出来的钱也是微不足道。


  比如说在前14年,你的缴费档次一直是百分之百,如果在最后一年没有变化的话,缴费指数平均就是1。如果你在第15年也就是最后一年提升到百分之三百,那么最终的个人平均缴费指数是1.13。


  最终个人平均缴费指数值是提升了0.13,假设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平均工资为5000,仅仅来看基础养老金,计发公式=退休时上年度平均工资×(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按照15年一直按照100%的缴费档次来计算,基础养老金=5000×(1+1)÷2×15×1%=750元。


  最后一年提升到300%,基础养老金=5000×(1+1.13)÷2×15×1%=799元。


  也就是说可多出49元左右的养老金。可见多出的金额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多的。


  当然蚊子再小也是肉,养老金基数多一点,意味着以后每年的养老金上涨金额也会多一点。如果你确实想有能力多缴费,最后一年,提升到300%,也是可以的。


  对于大多数经济条件一般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建议还是维持之前的缴费档次就可以了。


  你觉得呢?欢迎留言分享。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