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节目,今天咱们继续来聊一聊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改革。众所周知,最近几年我国在社保改革上动作很大,不管是延迟退休的正式落地,还是缴费年限的逐步提高。都在表明我们正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政策上的调整。


  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有很多灵活就业人员认为,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社保也应当适当进行改革,以更符合这部分人员的利益。


  要知道近些年来我国因为整体环境的变化,灵活就业人员的数量大幅增加。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去年年底,我国的灵活就业人员人数已经突破了2.1亿人,占到了总人口数量的14.9%。


  而这部分人员在社保上面临的困境实际上是非常明显的。虽说大家都希望能够缴纳社保,给自己的晚年一个保障。但根据相关数据来看,我国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比例是非常低的,甚至还有很多灵活就业人员已经开始选择退保。


那么是何原因导致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积极性不高呢?

原因一:缴费经济压力大。

  了解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朋友们都知道,灵活就业人员在缴纳社保的时候需要自己承担个人部分和公司部分。也就是说相比起企业的职工,灵活就业人员每年缴纳的费用是更高的。而且我国的社保缴费基数每年都在上调,可与此同时,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并没有显著增加,甚至有部分人群是在减少的。正因如此,这种缴费的压力让很多灵活就业人员不愿意缴纳社保,或者是直接退保。


原因二:可享受待遇少

  虽说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己缴纳社保,也就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但是同样是缴纳社保,待遇却是不一样的。一般来,如果是在岗职工缴纳社保之后,可以获得的社保是5个险种。除了养老和医疗之外,还有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而灵活就业人员自己承担的费用很高,可是却没办法享受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这种待遇上的偏颇也让一些灵活就业人员积极性降低。


原因三:个人账户比例划入较低

  其实这一点也是很多灵活就业人员非常介意的一点。按照咱们国家的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在缴纳社保的时候,40%是计入个人账户的,而剩下的60%则要全部被划入社会统筹。也就是说如果你缴纳1000元,那么有600块都是被划入社会统筹当中的,只有400块才能计入到个人账户。而因为进入到个人账户的部分比较少,这就导致灵活就业人员在退休之后能够拿到的退休金并不高。不仅如此,即便是选择退保,这已经进入社会统筹的60%的资金也是没办法要回的。


原因四:缴费年限的调整

  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所以国家也在积极的出台政策,比如延迟退休,再比如社保缴费年限的延长。从20030年开始,我国的养老保险最低缴费门槛将逐步提高到20年。这对于那些还没有退休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说,无疑是增大了缴费上的压力。要知道灵活就业人员他们的收入实际上是不稳定的,所以在面对这样的变化因素时他们的内心压力也是非常大的。而这也是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面对这样的情况,有很多人开始提出建议。比如有人认为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社保划入比例应当进行一些调整。比如40%计入统筹,60%划入到个人账户,增加灵活就业人员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以此来提高退休金。这样一来,就能够提高大家缴费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还有人认为应当允许灵活就业人员全额退保。因为灵活就业人员是用自己的钱全额缴纳社保的,所以在退保的时候不应当和企业职工一样只退个人账户部分。这样一来,灵活就业人员在缴费的过程当中也就更加没有后顾之忧,也能变相的促进灵活就业人员缴费的积极性。


  你认为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缴费应当改革吗?你有什么样的好建议?欢迎评论区提出,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