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信“疾控中心”来电


  女子“转移”220万元“配合调查”


  幸好民警来得及时


  保住市民钱袋子……


  厦门警方发布该案例提醒市民:


  接到自称是“厦门疾控中心”


  “厦门社保中心”的来电


  被告知是“密接人员”“异地骗保”等


  要求配合后续调查


  请!不!要!相!信!


  事情是这样的


  12月11日上午


  市民王女士接到


  开头是“+853(592)”


  来电显示是“厦门”的电话


  对方自称“厦门市疾控中心”


  称王女士去过上海


  是密接人员


  王女士表示怀疑,说自己这一年内没去过上海。这时,对方“判定”是个人信息泄露,不法分子利用王女士的信息在上海办理了电话卡,导致王女士被判定为密接人员。对方说,要将电话“转接”公安机关,让王女士配合调查。


  由于来电显示“592”厦门区号


  对方能够准确说出了


  自己的个人信息


  王女士便相信了对方


  与“公安机关”取得联系


  添加了王女士的QQ后,“公安机关”向王女士发来有其个人信息的“涉案存折”和“通缉令”,这下王女士彻底慌了神,开始按对方的要求将自己名下银行卡里的钱款转至一张银行卡中。


  图源厦门市反诈骗中心


  正当王女士“转移”好了220余万元


  并准备向对方提供银行卡号和验证码时


  厦门市公安局翔安分局马巷派出所


  民警紧急找到了她


  指出她接听的是诈骗电话


  及时阻止了转账


  原来,在王女士接到诈骗电话不久,厦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收到了预警指令。值班民警立即指派人员进行预警劝阻,指令王女士所在地辖区派出所马巷派出所民警上门劝阻。


  王女士按对方要求开启了手机呼叫转移,导致中心多次拨打其电话均无法接通,劝阻员只能不断向王女士手机发送预警提醒短信。


  在接到指令后,马巷派出所民警卓英涌立即前往指定位置找到王女士。幸好民警劝阻及时,王女士的220万元保住了。


  冒充“疾控中心”诈骗


  迷惑性更强


  骗子冒充“疾控中心”“医保局”等


  以当事人信息泄露为由的诈骗


  手法在以往“冒充公检法”基础上


  又有新的变化


  迷惑性更强


  具体如下


  1


  带有“592”数字的境外号码


  骗子选择带有“592”数字的境外号码拨打我市市民群众电话,为后续骗术增加真实性,不少市民向警方表示,正是看到了“592”便误以为是厦门的电话了。


  2


  冒充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虚构事实


  骗子先是自称“疾控中心”或者是“医保局”工作人员,以当事人在异地的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医保卡违规使用联系当事人。而真正目的是,当事人否认后,就以身份信息泄露可能涉及案件为由进一步诈骗。


  3


  “公安”登场,骗取信任


  骗子假冒警方向当事人发送警官证、通缉令或存折,甚至会假扮民警与当事人视频通话,以此获取当事人的信任。


  4


  “资金清算”,诱导转账


  骗子以查验资金为由引导当事人将钱款集中在名下一个银行账户内,后以资金清算,需将钱款转账至公安机关专用账户为由引导受害人转账。


  防疫工作人员


  不会向您要银行卡账号


  看到“00”或“+”开头的奇怪号码


  可直接拒接


  防疫工作人员不会索要


  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


  若有任何关于“流调”


  “健康码”异常等疑惑


  请及时向所在社区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此外,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等途径进行办案,更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要求通话保密、呼叫转接、配合调查、接受资金审查或提供银行卡号信息及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转自: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来源: 海峡法治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