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官宣给骑手交社保,是否能破解劳动关系认定的“罗生门”?
关于五险一金中的社会保险,王律师可是写了不少文章探讨。今天王律师再谈社保,是因为这样一则新闻:
前一阵就听说京东要开始做外卖,这不没过几天京东就宣布要给全职的骑手缴纳五险一金。说实话,这个举动可不仅是行业里程碑事件,更在法律层面撕开了新业态用工的遮羞布。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骑手社保背后,藏着多少劳动关系认定的“罗生门”?
一、先看法律规定,谁负责缴纳社会保险?
《劳动法》第七十二条写得明明白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再看《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法律规定很清晰,用人单位负责缴纳员工的社会保险,可是这有个前提,那就是双方得是劳动关系啊,那么问题来了,骑手与某团等平台是劳动关系吗?
二、司法现状
这些年大量的司法判例显示,外卖平台早有“神操作”,提前把劳动关系包装成"劳务合作",用众包模式把责任甩给第三方。这招"金蝉脱壳",让90%的骑手成了社保"黑户"。一旦骑手发生工伤,想要单位赔付就需要确认劳动关系,但是司法实践中大部分这种案件最后都被认定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或者是骑手与外包公司有劳务关系。
王律师这里列举平台的一些“神操作”:
1. 平台要求与骑手签订《网约配送员协议》,约定“不构成劳动/劳务关系”。当然,根据法律规定,判断双方是否有劳动关系,不是靠约定,而是要看实质,也就是双方是否有管理与被管理的从属关系。
2. 平台要求骑手注册个体工商户,以此来规避双方的劳动关系。当然同理,最高法对此也在判决中明确过:“个体工商户身份不影响劳动关系认定”。
3. 平台通过多家分包公司发放工资,导致骑手想要维权的时候找不到被告,增加骑手维权难度。
三、京东此举意味着什么?
先前外卖平台想办法甩锅的行为其实非常好理解,那就是平台想要利益最大化。有数据显示,企业为一个月薪1万元的员工缴纳五险一金,那么企业的社保支出则增加3800元/人/月(养老保险16%+医疗保险8%+失业保险0.5%+公积金5%-12%),所以京东这个操作就相当于给自己增加了很大的用工成本,不过这个用工成本将来会不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例如暗戳戳地上涨配送费),那么就只能拭目以待了。
最后,王律师想说,过去这些年王律师经手过很多涉及各种平台骑手确认劳动关系的案件,绝大部分都因为不符合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而被判败诉,京东愿意给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着实是一个好的开端。当外卖骑手的电瓶车开进社保快车道,我们终于看到:算法不该是剥削的工具,而应成为公平的刻度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