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社保缴费基数迎来新一轮调整,各地依据上年度社平工资动态划定缴费区间,直接影响个人养老、医疗等权益。以下为全国主要城市及省份最新标准,快来看看你的城市基数变化!


  1. 一线城市:基数分化明显


  • 上海:缴费基数下限4927元/月,上限28017元/月,医保单位比例下调至10%,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比例同步调整。
  • 深圳:户籍与非户籍差异化缴费,养老保险单位比例15%(户籍含1%地补),医保一档单位比例升至6%,失业保险基数以最低工资2360元为基准。
  • 广州:基数范围为社平工资60%-300%,2024年全口径社平工资9167元,下限约5500元,省直单位与珠三角多地执行差异化标准。

      2. 新一线及省会城市:基数稳步上调


  • 杭州:2025年上半年基数参考值4462元,个人月均缴费约356.96元。
  • 郑州:缴费下限3756元,上限18780元,养老保险单位承担16%,医保单位比例8%。
  • 菏泽:暂按2023年标准执行,下限4416元,上限22078元,基层快递员工伤险基数7359元。

      3. 区域特色政策:灵活就业与退休人员保障升级


  • 福建:养老保险下限4043元,失业险同步调整,全省统一执行。
  • 黑龙江:基数区间4542-22710元,基于2024年社平工资7570元核定。
  • 宁夏:下限4853元,上限24264元,2025年1月起实施。

      4. 医保专项调整:多地细化缴费规则


  • 茂名:职工医保基数下限4489元,上限22446元,退休人员待遇与社平工资挂钩。
  • 梅州:医保上限20931元,灵活就业人员费率7%,失业人员基数6977元。
  • 汕头:医保下限4037元,退休人员缴费基数6729元,强化未达年限者补缴规则。

      总结:2025年社保基数普遍呈上涨趋势,一线城市上限突破2.8万元,三四线城市下限多集中在4000-5000元区间。延迟退休、医保费率优化等政策同步推进,建议参保人关注本地社保局动态,及时调整缴费规划。


      (数据来源:各地人社局及政府官网,具体以最新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