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梁莹莹


  6月1日,泰安市人民政府印发《泰安市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泰好用”智慧惠民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通知,以打造 “市民卡”为目标,深化拓展社保卡在政务办理、资金发放、养老医疗、智慧校园、文旅体验、公共出行、惠民生活等居民生活领域“六通一用”应用场景,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卡通·泰好用”服务品牌,将社保卡打造成群众爱用愿用的“便民卡”“惠民卡”“贴心卡”“放心卡”。


  《方案》提到,实施全民持卡行动,推进社保卡发行全覆盖。全面推进“居民服务一卡通”标识字样的第三代社保卡发行和电子社保卡签发,到2025年年底前,力争实现常住人口持卡全覆盖,确保一人一卡。原则上能用社保卡承载的待遇发放、身份凭证等政务和民生应用,均可由社保卡承担,实现“一卡多用”。率先实现电子社保卡与泰安市“居民码”对接,推动实现“多码合一”。


  实施应用扩展行动,打造“一卡通·泰好用”生态圈。加快推动泰安市社保卡在政务办理、资金发放、养老医疗、智慧校园、文旅体验、公共出行、惠民生活等方面应用场景建设,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政务服务、居民服务。


  政务办理“一卡通”。依托“爱山东·泰好办”政务服务平台、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及电子证照证明系统,推进社保卡电子证照和其他个人电子证照等政务信息关联共享,强化政务办理“一卡通”数据支撑。扩充社保卡公共服务管理功能,在政务服务大厅、自助服务一体机、党群服务中心,以及政务服务网、APP等渠道,全面推进持卡办理业务。


  资金发放“一卡通”。在实现教育、民政、工会等12个领域惠民惠农补贴资金纳入社保卡发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社保卡系统与财政惠民惠农补贴“一本通”系统的衔接,持续深化以社保卡为载体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工作。


  相关部门原则上应将社保卡金融账户作为居民服务类资金发放账户,减轻群众办卡、用卡负担;积极推进自建系统与社保卡系统对接,探索社保卡在个人税费返还、企业工资发放等新场景应用,扩大以社保卡为载体发放的各类资金(待遇、补贴)范围。


  养老医疗“一卡通”。拓展社保卡在社区老年幸福食堂的场景应用,实现社保卡身份认证和就餐结算功能。以社保卡与居民健康卡“互认融合”为基础,推进社保卡在挂号、缴费、诊疗、取药、查询、打印报告单等就医全过程场景的应用。


  智慧校园“一卡通”。实现社保卡、校园卡功能融合,推进社保卡在校园门禁、食堂就餐、图书借阅、奖(助)学金发放等校园场景的应用。


  文旅体验“一卡通”。推进社保卡在景区景点、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剧院、宾馆等场馆的场景应用,实现凭社保卡出入场馆、借阅图书、观看影剧、登记住宿、优惠购票等,畅通市民文旅体验。


  公共出行“一卡通”。对接全市各类公交运营平台,实现个人持社保卡刷卡(码)消费乘车。推动社保卡与公交老年卡、残疾人卡、学生卡、优才卡等功能融合,为特定持卡群众提供多元化、便捷化出行服务。


  《方案》提出,到2023年年底前,强化社保卡在惠民惠农待遇补贴发放中的应用;完善“一卡通”综合应用平台,基本建成“一卡通”软硬件支撑环境;完成30%以上社保卡创新应用场景建设。


  到2024年年底前,明确多场景应用接入业务管理标准,完善数据共享、业务运行等制度;广泛拓宽社保卡在政务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医院、公交、文旅场馆、校园生活以及生活付费等领域的场景应用,完成90%以上应用场景建设。


  到2025年年底前,全面推行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基本形成本地惠民服务生态圈,实现一卡承载待遇、一卡办理业务、一码认证通用,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