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临近


  《新闻110》推出


  “3·15”在行动专栏


  聚焦各类消费陷阱


  为消费者权益保驾护航


  本期我们聚焦“先用后付”支付模式


  它作为网购支付的新潮流


  在为大家提供便利的同时


  也引发了一系列消费者权益问题


  “先用后付”被莫名开通


  背后究竟咋回事?


  日前,李先生在淘宝网看中一件外套,点击购买后没有输入支付密码就下单成功,这才发现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了先用后付。李先生表示,“0元下单”并没有给自己带来愉快的消费体验,反而剥夺了自己的知情权,还容易造成冲动消费。


  视频加载中...


  李先生:这个支付机制没有提前告诉我,一点进去就下单,对我造成了困扰,我觉得我觉得个人的知情权没有得到保障,自行给我做决定,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也喜欢消费去缓解心情,我担心看不到支付过程就直接下单,可能会买很多不必要的东西。


  同样遭遇的还有68岁的胡女士。身为网购老手,胡女士对网购流程了如指掌,但发现自己开通“先用后付”之后,她费了好大劲才关闭这个服务。


  视频加载中...


  胡女士:我说把它关掉,可是点开以后找不到关的地方,我找不到就着急,我就到附近的手机营业厅,让业务员帮我点的。


  “先用后付”功能


  究竟是便捷还是添堵?


  福州市民如何看待“先用后付”?记者随机采访中发现,一些年轻的上班族对“先用后付”表示认可与接受,认为它缓解了资金压力,提供了购物便利。


  视频加载中...


  市民1:我不知道啥时候开通的,付款时候没注意,但是后面发现确实挺方便的。


  市民2: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开通的,但是下单之后就有这个选项,就点击了,我觉得还挺方便的,可以延迟付款。


  不过,也有消费者对“先用后付”表示不满,认为它的开通过程悄无声息,而且很难找到关闭功能的入口。


  视频加载中...


  市民3:我想直接付钱比较省事一点,先用后付,我不知道到底花了多少,到时候买多了。


  记者:你有开通过吗?


  市民3:我没有开通,它自己就有的,我偶然点进去,就突然变成先享后付。


  市民4:0元下单的话,你没有额度控制。假如说我当下就付款,就知道这笔钱花了多少,但是0元下单,我会享受当下。我随便买完之后,下个月账单一出来才发现花了这么多钱,但是已经超额消费了。


  市民5:应该先去查一下,没办法就是找客服了。你刚讲的软件里面有设置,我也不知道操作。


  记者实测淘宝APP发现,进入“我的淘宝”后,点击右上角“设置”,在繁多的选项中,经过仔细查找,才在“支付”设置里找到“先用后付”入口。点击进入后页面显示可用额度、使用记录等信息,在页面中间较为显眼的位置设有“关闭先用后付”选项,点击即可关闭。虽然操作流程不算复杂,但关闭入口较为隐蔽,寻找过程略显繁琐。


  “先用后付” 藏陷阱


  消费者如何守护钱包?


  “先用后付”功能开通门槛低、操作简单,“0元下单”仅需几秒,且无需输入密码,导致许多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或使用。更值得注意的是,该功能通常默认排在支付方式首位,并配合“0元下单”、立减金额等吸引眼球的文案,若消费者未仔细查看付款方式,很可能在无意间使用“先用后付”。


  福建亚太天正律师事务所


  齐鑫民律师指出


  “先用后付”引发消费者不满的原因


  在于购物平台未充分保障


  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那么,“先用后付”功能


  可能潜藏着哪些套路和风险?


  ↓↓↓


  1 对于老年人和未成年群体的


  权利侵害问题


  一方面,老年人因不熟悉智能设备操作逻辑,难以识别默认勾选选项,甚至误认“0元下单”为免费赠送,导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了“先用后付”功能;另一方面,有些平台未谨慎审查使用人的身份,一些未成年人未经监护人同意,使用“先用后付”功能购买商品,不利于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2 对于消费者的信用损害问题


  部分平台会将逾期记录直接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但却对消费者开通、使用“先用后付”功能没有充分尽到提示义务,导致有部分消费者根本没有注意到相关逾期情况,最终因小额欠款影响房贷、车贷等重大权益。


  3 采用格式条款损害公平性的问题


  部分平台会在用户协议中设置逾期后收取巨额违约金等条款,若未采取加粗、标红等显著提示方式,可能因违反《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条款被认定无效。


  福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务必保持高度警惕,时刻留意支付方式的设置细节,防止因疏忽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倘若在网购过程中遭遇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投诉反馈,坚定且果断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视频加载中...


  福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 吴波:我们消费者要养成习惯,定期对自动扣款和免密付款进行定期检查和清理。如果不必要开通,及时把它关掉,避免后期麻烦。


  如果您在网购过程中


  碰上支付异常、退款难


  或发现其它消费维权线索


  欢迎拨打热线电话968110


  或者关注《新闻110》微信公众号


  在报料维权版块留言


  我们将全力维护您的权益


  帮您排忧解难


  福州广播电视台资讯融媒体中心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