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上班连上厕所的时间都要被规定?听起来像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但这事儿还真发生了!2025年2月,广东佛山的一家公司突然发布了一份《如厕管理规范》,规定员工一天只能在六个特定时间段上厕所,违规者还要罚款100元!消息一出,网友炸锅了:这是管理还是“管太宽”?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看看这到底是“科学管理”还是“奇葩规定”!


上厕所也要“掐表”?

  事情要从2025年2月11日说起。广东佛山市顺德区的三兄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突然发布了一份文件,名字叫《如厕管理规范》。文件里写得明明白白: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整顿工作态度,依据《黄帝内经》(没错,就是那本古代医书),公司决定将员工的如厕时间分为六个时间段:


  早上8点前


  上午10:30-10:40


  中午12:00-13:00


  下午15:30-15:40


  下班17:30-18:00


  晚上21点后


  其他时间如果想上厕所,小便不能超过2分钟,特殊情况还得找人力资源部申请“无薪如厕”并备案。更绝的是,公司还会通过监控调取违规情况,罚款直接从当月工资里扣!文件还特别注明:2025年3月1日正式执行。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已经惊呆了?上厕所还要“掐表”,这操作简直比高考还严格!网友们纷纷表示:“这是把员工当机器人了吧?”“下一步是不是呼吸频率也要纳入考核?”


带桶上班还是投泻药?

  文件一曝光,立马在网上引发了热议。网友们一边吐槽,一边脑洞大开。有人调侃:“以后上班得带个桶,工位上解决得了!”还有人开玩笑:“建议在领导办公室的饮用水里投点泻药,让他们也体验一下‘掐表如厕’的痛苦。”


  更有网友直接开怼:“这是侵犯基本人权吧?连上厕所的自由都没了,还谈什么工作效率?”一时间,#广东公司规定如厕时间#的话题冲上了热搜,评论区成了大型吐槽现场。


我们只是“建议”,不是强制

  眼看事情越闹越大,公司坐不住了。2月13日,羊城晚报的记者致电该公司,工作人员回应称:“文件是真的,但我们只是‘建议’员工在特定时间如厕,并没有强制要求。”至于罚款的事儿,工作人员含糊其辞,表示“目前还没有员工反馈”。


  这话听起来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既然是“建议”,为啥还要通过监控调取违规情况?既然是“建议”,为啥还要罚款?网友们显然不买账,纷纷表示:“建议你们先把领导们的如厕时间也规定一下!”


这规定涉嫌违法!

  这事儿不仅让网友炸锅,连律师都看不下去了。广东一粤律师事务所主任陈世幸表示,这样的规定涉嫌违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条和第32条,用人单位在制定涉及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规定时,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并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确定。此外,劳动者有权对危害身体健康的规定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湖北炽升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吴兴剑也指出,机械规定如厕时间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只有在员工故意利用如厕逃避工作的情况下,公司才能采取处罚措施。湖北以诚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蔡巍更是直言:“这种规定不仅违法,还会加剧员工与公司的矛盾,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甚至引发社会矛盾。”


工资没扣之前,我们管不了

  面对舆论压力,佛山市顺德区容桂人社局也出来回应了。他们表示,这份规定属于公司内部管理范畴,如果对员工薪资造成实际影响,人社局会介入调查。但问题是,在工资没被扣之前,他们也无法判定规定是否合理。


  这话听起来有点“甩锅”的意思。难道非要等员工的工资被扣了,才能管?网友们纷纷表示:“这是典型的‘事后诸葛亮’!”


这是管理还是“管太宽”?

  事件发酵后,网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人支持公司,认为“无规矩不成方圆”,适当的管理可以提高效率;但更多人表示反对,认为这是对员工基本权利的侵犯。有网友调侃:“下一步是不是连呼吸都要规定频率?”还有人建议:“干脆把员工的吃喝拉撒都管起来,直接搞个‘全自动化’管理得了!”


管理要有度,尊重是前提

  说到底,企业管理是为了提高效率,但前提是尊重员工的基本权利。上厕所这种事儿,本来就是人的生理需求,强行规定时间,不仅不科学,还可能适得其反。毕竟,谁也不想在憋得慌的时候还被罚款吧?这件事也让我们思考: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如何平衡管理与人性化?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对立”还是“共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的看法!你觉得这样的规定合理吗?如果你是这家公司的员工,你会怎么做?


  你觉得公司规定如厕时间合理吗?如果你是员工,你会怎么应对?快来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