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类社保严重失信行为将被列入黑名单,做到这一点可以申请移出
人社部近日公布《社会保险领域严重失信“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将在社保领域建立严重失信“黑名单”,上了“黑名单”的机构或人员将在政府采购、交通出行、招投标、生产许可等方面被予以限制。
王金辉制图
“黑名单”是指违反社会保险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用人单位、社会保险服务机构及其有关人员、各类参保及待遇领取人员严重失信记录信息。
将被列入社保“黑名单”的行为包括:用人单位未按相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且拒不整改的; 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参加、申报社会保险和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非法获取、出售或变相交易社会保险个人权益数据的;社会保险服务机构违反服务协议或相关规定且拒不整改的;负有偿还义务的用人单位及其法人代表或第三人,拒不偿还社会保险基金已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办法》规定,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将社保“黑名单”信息纳入当地和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由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据《备忘录》规定,在政府采购、交通出行、招投标、生产许可、资质审核、融资贷款、市场准入、税收优惠、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限制。
社保“黑名单”实行动态管理,纳入联合惩戒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相关失信主体首次被列入社保“黑名单”的,期限为1年;相关失信主体未改正失信行为或者列入期间再次发生第五条规定情形的,期满不予移出并自动续期2年;已移出社保“黑名单”的失信主体再次发生第五条规定情形的,列入社保“黑名单”期限为2年。
社保“黑名单”还有整改制度。整改到位后,可以申请移出社保“黑名单”。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代丽丽
流程编辑:RB003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