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尾声尚未远去,2025年的序曲已悄然响起。在新年伊始,让我们共同盘点2024年度滨州社保十件大事,重温滨州人社在2024年伴您一起走过的温暖社保瞬间。


  成功举办部分省区市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观摩研讨活动


  7月30日,部分省区市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观摩研讨活动在滨州举办。来自人社部社保中心及全国22个省区市社保经办机构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现场活动。会上,滨州市围绕“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作典型发言(三市三省之一)。该经验做法赢得与会人员一致好评。各省市单位学习热情不断,今年以来共接待来自14个省市单位来学习我市“AI社保”数字员工工作,并对我市“AI社保”数字员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目前,我市已开发建设数字员工应用场景44个,综合对比人工经办效率提升681%,社保数字员工已成为推动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


  顺利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电子档案单套管理先行应用国家试点工作


  12月27日,人社部社保中心正式批复我市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电子档案单套管理先行应用国家试点任务,批复标志着我市该项工作顺利完成国家验收,也标志着我市实现电子文件从形成办理到归档利用全流程电子化管理。完成高频业务档案数字化加工170余万张。工作做法先后在全国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联系点视频交流活动上作典型发言,还入选市级2024年度档案工作优秀创新案例,并在《中国劳动保障报》发表理论文章。


  如期完成养老保险待遇调整


  7月24日,顺利完成2024年度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惠及全市25万余人;10月,全面完成全市城乡居民养老金提标工作,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173元提高至193元。全市累计补发养老金2.59亿元,全部做到按时足额发放。为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提供了强力支撑,确保了发展成果及时与人民共享。


  深入推进“全民参保·福暖万家”工程


  今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24年度“社保服务进万家”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同向发力,全方位宣传,以“六进六引”项目为载体,采取十项举措,采用“数据找人”、“服务找人”、“政策找人”精准引导小微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平台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持续提升参保质量。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17.86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达到74.94万人,顺利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


  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工作再推进


  1月,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纳入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借助高位助推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扩容提质。探索了“家庭积分制”补助形式,邹平市里八田村结合本村实际已顺利开展。今年以来,全市已有150个村居开展集体补助,10822名符合参保居民享受到了集体经济发展“红利”,共补助金额50.95万元。


  创新社保卡应用场景助力经济发展


  将社保卡促消费与惠民生有机融合,将特色消费活动、创新惠民举措“融进”社保卡,推出社保卡“便民贷”,助力群众消费创业圆梦。全年累计发放“便民贷”4.67亿元,惠及3762名城乡居民,激发消费潜能,助力创业就业。积极推进在人社、交通、文旅、就医四个领域社保卡居民服务“一件事”,推出多场景社保卡支付优惠活动,8.9万人次参与优惠活动,享受优惠64.90万元,带动经济消费增长700万元。形成了政府惠民生、群众得实惠、消费快提振的良好局面。


  顺利承办全省社会保险稽核风控工作座谈会


  10月24日-25日,承办全省社会保险稽核风控工作座谈会并作典型发言(五市之一)。近年来,滨州市通过一系列数字化转型创新举措,数字赋能推动稽核风控工作,大力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控,创新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稽核内控质效大幅跃升,构建起更加牢固的社保风控全闭环体系,筑牢滨州社保基金安全风险防线。


  扎实推进企业职工“退休一件事”、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


  聚焦社保服务领域,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开展跨部门事项集成办,推进服务事项打包办,精简材料、优化流程,破解民生服务单一化、碎片化等堵点难点问题。重点围绕企业职工“退休一件事”、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从企业和群众视角梳理服务事项,推动线上线下服务深度融合,建立了由经办部门代跑、数据共享、一站式服务,实现线上线下“双联办”渠道及跨部门事项数据整合“集成办”,大大提高了群众办事效率。


  实现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免申即享”


  1月,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免申即享”列入全市“12161”民生实事清单,目标明确、按序推进,该项工作于9月在全市全面启动并超时限完成。“免申即享”政策不仅减少了繁琐的申请程序,加快了补助金的发放速度,提高了整个社保系统的运作效率。全年全市累计发放一次性伤残补助金5250.19万元。有效维护广大职工工伤保险权益,真正将民生实事落到实处。工作经验先后在《中国劳动保障报》、《大众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刊文发表。


  实现社保待遇领取资格跨区域“静默认证”。我市积极与省和相关地市对接,5月正式接入省会经济圈7市协同认证数据,顺利实现省会经济圈7市(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社保待遇领取资格跨区域静默认证,辖区内群众都能在“无感”的状态下完成待遇资格认证。社保待遇领取资格跨区域“静默认证”有效避免社保待遇冒领情况的发生,避免因认证耽误时间而影响待遇发放的问题,确保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闪电新闻记者 吕敏 滨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