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9月29日讯 据福建日报APP-新福建综合报道 近日,社保话题冲上微博热搜,阅读4.8亿,讨论2.6万。很多网友关注,当你老了,能靠它吗?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54亿,失能、半失能老人超4000万。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正在面临巨大的养老负担。


  长期护理保险来了


  近期,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将长期护理险试点扩围。被称为社保“第六险”的长期护理险究竟是什么险?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社科院日前联合发布的《2018-2019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中还有这样一组数据:有4.8%的老年人处于日常活动能力重度失能、7%处于中度失能状态,总失能率为11.8%。也就是说,超过十分之一的老年人在穿衣、吃饭、洗澡、如厕等方面的基本生活中无法完全自理。基本自理能力的衰退也伴随着独立生活能力的退化,25.4%的老年人需要全方位照料。


  老人难以独自生活、家人奔波照料、经济负担加重,“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成了不少家庭面临的难题。面对这样的困境,一项新的社会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出现了。


  国家医疗保障局、财政部日前发布《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新增福建福州、北京石景山区等14个市(区)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至此,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市(区)已扩至49个。


  长期护理险是什么?哪些人可以受益?


  他山之石:上海已有50万失能老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


  49岁的陈辉是上海一名长护险护理员。每天清晨5点,随着闹钟响起,陈辉起床,她每天的“第一单”任务是6点半左右赶到上海市中心的李阿婆家里,给老人做晨间护理。


  用开水兑着凉水,陈辉用手触摸着水温,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温水擦脸、梳头、擦身……李阿婆卧床,没法起身,床沿边的陈辉,要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其实需要保持蹲马步的姿态。


  一个小时的服务时段,一点不宽裕,陈辉有节奏地完成每一项操作,做完第一单,她已满脸是汗。


  “现在上海入秋了,夏天的时候,我这衣服一上午就得湿好几回。”陈辉说着,有点不好意思。由于好口碑,找她的家庭越来越多,目前基本保持在一天8户,上午4家,下午4家。


  清晨通常是晨间护理内容,一小时的服务结束,老人可以干干净净迎来崭新一天,白天的服务内容大多是压疮护理、手足部清洁等基础护理。根据老人需求,陈辉也可以提供指甲护理、协助进食、协助翻身扣背排痰……当一个人因为年龄或疾病的关系被“困”在一张床上,原本看似再平常不过的动作也变得异常艰难,需要人帮助。


  最后一档晚上6点的单子,通常是晚间护理,一小时的基础护理完成,老人可以清清爽爽、舒舒服服地睡下了。


  “如果没有她,我真不知道怎么办了。”一名80多岁的老人家这样告诉我们。他的老伴是长护险护理对象,已卧床五年。


  “我们也有小孩,都在上海,也不是说不孝,但真的照顾不到,他们都要上班,也住得不近,还好有她(陈辉)在。”老人家说,一个老人照顾另一个老人,有心无力了。


  根据上海市的政策,通过评估的老人,根据失能程度等级不同,每周可获得3到7小时的服务。每周5小时的上门医疗照护,费用65元/小时,李阿婆自己只需掏6.5元,其余90%由长护险基金支付。2019年,这项服务已惠及像李阿婆这样的失能老人近50万人。


  (来源:新福建综合央视财经、福建医疗保障、文汇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