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待遇计算“实际平均缴费指数”的正确方法
众多退休人员在计算退休养老待遇时,对各项指数的计算都感觉是一头雾水,一片茫然。特别是对实际平均缴费指数的计算,更感觉是难上加难。
我反复在网上学习了湘人社发(2016)52号关于对湖南省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金计算实际平均缴费指数的方法。
又在湖南科技大学人事处、党委教师工作部的政策规章的社保管理栏目公布的“湖南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中仔细进行了钻研。
最终才真正弄懂了实际平均缴费指数的算法。
正确的算法应该是:实际平均缴费指数=(2014年养老保险个人实际缴费基数各月之和÷2013年全省年社平年工资+2015年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基数各月之和÷2014年全省社平年工资+……+……退休当年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基数各月之和÷退休时上年全省社平年工资)÷实际缴费年限。我这样表述,应该就容易理解了。
但这里的表述的上年全省“社平年工资”,在湘人社发(2016)52号文件里则表述为上年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还有说缴费基准值的。尽管说法不一,但实际就是同一个数据。经咨询网友,最终可信的说法是:湖南省出台的《湖南省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实施方案》,明确2019年起,按照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作为核定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的基准值。这种计算方式,由过去核定职工缴费基数,依据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现在加进了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进行加权计算,使社保缴费基数降低。也就是说2019年起以后就是使用的全口径社平工资和缴费基准值实际上是同一回事。
在实际计算中,我在网上搜集数据时就又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版本,导致出现各种不同的计算结果。但我通过反复选择数据计算,又在网友间反复交流、学习,并比对退休网友从智慧人社APP上退休养老待遇审核表上系统标注的实际平均缴费指数(系统测算给的数据应该是正确的)数据,反复演算,最终实现了计算结果与系统数据的统一。如下表系统中标注的我网友的实际平均缴费指数是1.2782。
我结合该网友历年实际缴费基数和缴费月数,采用如下的数据,进行比对计算,最终实现了计算结果与系统数据的统一。
实践证明,采用上表中红色字体的数据,运用上述计算公式,就可以轻松计算出个人的养老待遇。还有退休时感觉退休养老待遇计算一对雾水的湖南朋友,我们可以一起交流学习计算方法。我的另一篇2024年1-9月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养老待遇计算方法(点此进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享了这部分中人的养老待遇计算方法,并自创了简单的计算模板(链接)一并推荐给湖南朋友。
网上公开资源不多,收集资料很难,学习不易,有此心得 ,也是难为我了。欢迎关注我,并点赞、评论、收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