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社保卡里的钱能取出来吗?还不知道就亏大啦
东莞人每逢月中到月底这段时间,
心底就会产生一种"邪念",
"不如…我地摞社保滴钱出来洗啊?"
好多街坊会想着,
反正里面的钱也是自己的,
提前拿出来应急又有什么关系?
但是!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各位!
▼
▼
▼
▼
▼
医保个人账户
主要用于支付门诊医疗费用,
套现是非法行为!
是要被追究法律责任的!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钱,
也是不能这样直接取出来的哦!
那自己辛辛苦苦交的社保,
不能取出来用,那要怎么用?
以下为你整理好了各项社保的
用处和用法~
超级长,建议收藏了慢慢看!
医疗保险
对于东莞人来说,
社保卡用得最多的地方就是用来看病,
每次去医院或者转诊前,
阿妈都要问一句,"带咗社保卡未?"
持社保卡就医时,只需要支付自付费部分费用,可以报销的费用,由医疗机构与医保相关部门进行结算,但如果急诊没有携带社保卡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可以自行全额垫付医疗费用,然后等下一次去医院时,带上单据和医保卡在指定窗口进行报销。
01
医保报销
■看门急诊用来刷卡付费
一般十来块的门急诊刷了卡之后就才几块钱
■药店买药
这个药得是在医保范围内的,不是什么药都能买到,当然你如果不是特别要求某牌子的话,大多数药都是有的
■住院时出示社保卡
住院费用自动划走,除去自付的部分,按照报销比例。
02
可以报销多少钱
在职职工的门急诊和住院待遇
在职职工:门、急诊待遇
■ 需要先用掉当年医疗保险计入的金额,用掉后进入自负段,自负金额为1500元。
■ 当我们自负金额超出1500元以后的费用,按下图比例报销。
在职职工:住院或急诊观察室留院观察待遇
■ 如果需要住院治疗,放心,只要交了医疗保险,大部分医药费可以由医疗保险承担。
■ 首先我们自己需要先出1500元的起付线费用。
■ 超过起付线的费用可以由医疗保险按比例报销。
退休职工的门急诊和住院待遇
退休职工:门、急诊待遇
■ 退休前只要交纳15年职工医保,退休后就能终身享受医保,而且个人不用缴费。
■退休职工年纪大了,跑医院可能比以前频繁了,好在国家考虑周到,自负段标准比在职低,报销的比例也比在职的高。
退休职工:住院或急诊观察室留院观察待遇
退休人员住院治疗超过起付线标准的,自己只需要支付8%,绝大多数都是由医保基金给您买单啦。
如果你是在职人员:
套用简单公式就可以计算出自己社保有几钱~
在职人员个人账户资金计入标准由两部分组成:
个人缴费部分
个人缴费基数×2%×12个月(或实际月数)
单位缴费计入账户部分
以下是2019医保年度在职人员个人账户
单位缴费定额计入标准
▼
举个例子
假如你35岁,在医保年度起始前(即每年4月1日前)已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月份缴费基数6000元,那么4月1日计入医保账户的资金这样算:
第一步个人缴费部分
6000×2%×12=1440元
第二步单位缴费计入账户部分
2019年35~44岁标准为420元
然后,两个部分相加,4月1日计入医保账户的资金为1860元(1440元+420元)
PS:大家可以把自己个人缴费基数、实际缴纳月数、年龄代入进去,计算一下今年医保卡里打入多少钱哦!
说完医保个人账户,
咱再来说说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其实,这个很多都人都知道
这是关系着我们以后领取养老金的~
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要等到退休后才可以领,
出生日期以身份证记录为准,
不看档案出生日期~
职工自己交的钱,进入你的个人账户连本带利累积到退休都是你的,也是你养老金的一部分。当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纳养老保险累计15年(含外地社保)以上你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当我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无余额了,养老保险仍将继续按政策每月支付养老金一分都不能少。
01
领取条件
在职人员
1、达到国家、本市规定的退休年龄;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年满55周岁、直接从事生产服务工作年满50周岁(不包括事业单位在编的干部身份的女职工)。
2、单位和本人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
3、缴费年限(含1992年底前参加工作的连续工龄)累计满15年。
失业人员
凡是参加本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并建立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后停止缴费、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本市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累计缴费满15年符合国家和本市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下列人员,可在本市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
1、具有本市户籍的人员;
2、在本市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含在本市就业期间按照国家规定可计算的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以上的出国(境)定居人员;
3、根据国办发(2009)66号规定,待遇领取地确定在本市的外来从业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业主 及其帮工、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从业人员
1、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
2、缴费年限(含“虚账实记”记账年限及视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
3、符合国家关于养老待遇领取地确定为本市条件的。
从事特殊工种人员
1、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2、缴费年限(含1992年底前参加工作的连续工龄)累计满15年;
3、在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种岗位上工作累计满10年、在井下和高温工种岗位上工作累计满9年、在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种岗位上工作累计满8年;
曾经从事过两个及以上特殊工种的人员,可将两个及以上特殊工种的实际工作年限相加,退休条件按从事特殊工种要求工作年限长的规定掌握。
因病完全丧劳人员
1、 因病或非因工负伤、经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2、 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
3、 缴费年限(含1992年底前参加工作的连续工龄)累计满15年;
4、符合本市规定的申领养老金条件。
02
可以领多少钱
养老金计算公式: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公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是要连续缴纳满9个月或者累计12个月及以上,
职工在生育及施行计划生育手术时,
才可享受生育医疗费用的报销待遇,
而且生育保险是单位缴费!
个人不需要缴费的哦!
对于符合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妈妈们而言,在核算待遇时,二胎与一胎的规定一样,都是结合本人生产当月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产假+生育假"的天数、本人产假前工资等要素计发的。这些要素不变,计发办法也相同,生育保险待遇自然也不会减少。
女职工的生育医疗费用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住院分娩时,住院起付线以上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由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承担;另一部分是生育医疗费补贴,主要解决生育妇女产前、产后及生育期间的住院起付线及起付线以上自负部分的医疗费用。
失业保险
失业人员应在终止
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60日内
到受理其单位失业保险业务的经办机构
申领失业保险金~
01
领取金额
02
领取条件
领取失业保险金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本市城镇常住户口(注:本市农村户籍人员失业登记后,与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享受同等的失业保险待遇)2、法定劳动年龄内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3、在职期间缴纳失业保险费;
4、失业前缴费满一年(扣除已享受的缴费年限);
5、单位已办理单位和个人失业保险登记;
6、失业人员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保险金申领手续。
温馨提示
这里的"失业"指"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也就是说只有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才符合条件。所以可千万别"任性",主动要求辞职是领不到这笔钱的。
03
领取时长
根据失业前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年限(扣除已核定过的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的缴费年限)核定:缴费年限满1年不满2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为2个月,以后缴费年限每增加1年,期限增加2个月,但一次核定领取的期限最长不超过24个月。
◇ 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不超过24个月
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个人不需缴费,
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
从业人员发生事故伤害
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
鉴定为职业病,
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
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
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
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同意
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照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
从业人员或者其近亲属,
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
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
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
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社保卡还隐藏了N大功能
01
可当身份证使用
根据相关规定,将社保卡纳入依法可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范围,包括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就业扶持政策和参保登记、缴费申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医疗费用报销等等。
以后万一你的身份证丢了,在补办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身份证明之类,就可以拿社保卡来证明啦~
02
可当银行卡使用
社保卡本身是一卡双账户,分为医保个人账户和金融账户。其金融账户和普通银行卡借记卡是一样的,具备现金存取、转账、消费金融等服务。目前社保科的“银行卡”功能只限境内、省内跨行取现免费,暂不支持贷记功能。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功能必须本人携带社保卡和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到银行柜台激活、设置相关密码才能使用哦!
03
办理各种人力资源业务
求职登记、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申请执业资格鉴定,以及参加政府经费补贴的职业培训项目,这些事情千万别忽视了。
04
申领各种保险金
当下,有关机构将养老金、失业保险金、生育津贴、工伤抚恤金等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直接打入社保卡金融区资金账户,参保人员是能够到对应的银行网点支取、转账或直接进行购物消费的哦!
声明:以上资料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一切方案以东莞市社保局为准!
你还知道社保卡的哪些用途?
赶紧在评论区补充给大家吧!
也快把这些社保知识告诉更多人知道!
来源 | 东莞纪实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