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佛山召开全市人社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工作,分析形势,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就业目标责任制考核荣获全省第一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取得全省第二名、国家公共就业能力提升示范项目顺利完成验收……过去一年,佛山市人社局锚定人社十项领先工程的目标拼搏实干、奋力前行,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的精彩答卷。


  今年,奔着“再造一个新佛山”的目标,佛山人社部门将以二次创业的奋斗姿态打造“五新”人社新形象,为佛山挑起经济大市大梁贡献人社力量。具体怎么干?南方+带你划重点。


  佛山城市鸟瞰。廖明璨 摄


  发放1.64亿元就业创业类补贴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1万


  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翻看2024年佛山人社部门的答卷,从服务大局,到就业、引才、社保、劳动关系等各个细分领域,成绩都十分亮眼。


  去年,佛山参加全国劳务品牌大赛成果展和全国第三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佛山职有你”行动获得一等奖;深度融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大力实施“益企行动”,向2000家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面向黔东南、茂名等地区开展61场次劳务对接活动,推送超10万个岗位;推动基本养老保险提质增效,全市职保占比提升1.29%,突破90%大关……


  过去一年,佛山人社部门坚持就业优先,实施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措施更加有力。例如,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发放1.64亿元就业创业类补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1万;统筹发挥全市53家创业孵化基地的服务能力,引进7364户企业,带动47463人就业;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建成290个就业驿站,开展335场“佛山职有你”职业指导活动,覆盖超3.2万人次。


  为抓好“以人才促产业”,佛山市人社局发放人才补贴1.7亿元,惠及3367人次。除了货真价实的资金,佛山还设立首批“海外英才合作交流中心”。办好人才子女入学、健康体检等“关键小事”,推出“人才贷”,开展10名“佛山卓越工程师”推选工作,营造全市工程技术领域攻坚克难、创新争先的浓厚氛围。


  在社保领域,佛山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80万人、328.8万人、366.96万人。


  用心用情为企业和劳动者服务,佛山的劳动关系更加和谐。会议透露,去年,佛山市人社局全力以赴做好源头治理欠薪,为5809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6680万元;及时规范电商物流企业用工行为,建立大型电商物流企业用工信息收集备案机制和用工风险监控网络,有效保障5万人以上物流劳动者权益;启动小微企业劳动关系提升服务试点,发布首批8家专业化托管服务机构,免费帮助900余家小微企业完善用工管理制度、扫除劳动关系风险隐患。


  塑造新形象


  奋力“再造一个新佛山”


  新的目标,新的任务。


  今年,佛山人社部门将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打造“五新”人社新形象。


  具体是哪“五新”?佛山市人社局局长苏岩介绍,分别是塑造“担当作为”服务大局的新形象,让人社名片更加闪亮;塑造“三业联动”就业工作的新形象,让就业创业更高质量;塑造“赋能产业”人才引育的新形象,让人才活力更为激发;塑造“共建共享”的劳动关系新形象,让劳动权益更有保障;塑造“惠民暖心”的社会保险新形象,让社会保障更加完善。


  拆解开来看,塑造“担当作为”服务大局的新形象居“五新”新形象中的首位,即要以主动融入的心态推动人社主责主业参与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百千万工程”和优化营商环境中。


  这一新形象如何塑造?会议透露,今年佛山人社部门将举办好港澳青年交流系列活动,力争引进和培育创业项目超过80个;在用好现在粤菜师傅、功夫家嫂等劳务品牌的基础上,打造更多“立得住”“叫的响”的特色劳务品牌,办好省第四届“南粤家政”技能大赛总决赛,发挥就业致富的成效;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学习深圳AI公务员经验,让人工智能赋能就业服务、社保经办服务、仲裁文书起草等工作,不断加快办事效率,提升群众办事体验。


  在塑造“三业联动”就业工作的新形象中,“革新”的特质明显。为此,佛山人社部门将探索建设就业友好型城市,强化就业、产业、创业“三业联动”。


  具体包括,扎实推进“民生十大工程”就业领域五年行动计划,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0万人以上;密切关注佛山产业升级情况,挖掘佛山新旧动能转化,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孕育出的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源附加值、高薪酬的就业岗位;聚焦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和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做实做细“1131”就业服务,完成服务15万人次。


  塑造“赋能产业”人才引育的新形象,则要求人社部门做好人才科技创新助手。例如,推动人才政策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加速构建佛山“人才生态指数”模型,落实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和全国206所合作高校保持密切联系;推动专业技术人才赋能发展,发挥“人工智能+”的继续教育联盟作用,激发人工智能的乘数效应;培育产业需要的技能人才,精心打造“匠才之都”特色IP,围绕佛山“10+N”千亿级产业集群和重点群体,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新形势下,人社新形象还需要在劳动者和企业之间探寻“新”的平衡点。因此,佛山人社部门提出,塑造“共建共享”的劳动关系新形象,让劳动权益更有保障。


  具体而言,包括探索建立行业区域和谐劳动关系标准;用好60个工资权益保障服务站,推广佛山欠薪投诉举报二维码,确保全年国家平台案件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等,积极探索“互联网+调解仲裁”“异步庭审”服务模式,打造裁审信息化办案平台,提高劳资双方仲裁体验等。


  最后一新是塑造“惠民暖心”的社会保险新形象。佛山人社新形象需要抢抓社会保险出台新制度的重大机遇期,用好新政,切实造福广大居民。例如,稳妥有序做好养老保险改革工作,巩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社保基金安全监管体系等。


  “五新”人社形象将围绕佛山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精准发力、持续用力。


  接下来,佛山人社部门将以更贴心的就业服务体系、更前瞻的产业人才规划、更灵活的职业技能培育体系、更具韧性的社会保障机制,为城市能级跃迁注入可持续的人力资源动能。


  采写:南方+记者 王蓓蓓


  【作者】 王蓓蓓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