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公司不签合同和不交社保,你的仲裁维权路径怎样走-
当你发现自己在公司工作多年,却既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未能享受到应有的社保保障时,你或许会感到困惑和不安。但别担心,在法律框架内,你完全有机会通过劳动仲裁来捍卫自己的权益。那么,面对这种情形,应该怎样规划自己的行动思路呢?
实际上,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未签合同和未交社保,实际上会产生两项切实的权利:一个是“双倍工资”,另一个是“经济补偿”。这两项权益的产生,基于的是公司未履行其法定义务。这就像一方失信,另一方就能够索要补偿一样。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双倍工资”。如果公司没有和你签劳动合同,那么从第二个月开始,你每个月都可以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假设你的月薪是4000元,那么每月的工资应该是8000元。很多人可能会误解为这和所谓的“2N”赔偿有关,但实际上这两者的计算方式是完全不同的。2N是指公司在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员工有权要求赔偿的金额,而双倍工资是指公司未签合同时,劳动者应得的补偿。你可以一直主张,直到公司为你补偿了这部分双倍工资,直到你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为止。
然后,谈到“经济补偿”。当公司没有给你交社保时,你实际上可以主张“被迫辞职”,这是法律赋予你的权利。当你因为公司未交社保,而不得不离开时,你就有权向公司要求相应的经济补偿。这项补偿的标准是按照你在公司工作年限来计算的,每工作一年,公司需要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补偿。这两项权利可以同时享有,且互不冲突。也就是说,即便公司未签劳动合同,也未为你交社保,你可以同时主张双倍工资和经济补偿,两个费用可以叠加。
然而,很多人可能会心生疑虑,难道这种情况真能轻易解决吗?首先,想要通过仲裁成功主张这些赔偿,必须首先证明与公司的劳动关系是存在的。没有签合同、没有交社保的情况下,证明劳动关系似乎显得尤为困难。就像俗话说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没有劳动关系做基础,后续的一切主张都会没有依据。那么,怎样证明与公司的劳动关系呢?
其实,证明劳动关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难。即便没有书面合同,劳动者依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收集证据来证明自己与公司的关系,如果你从未签订过劳动合同,但你能出示入职时的面试记录、培训资料、工作期间的考勤记录等,那么这些证据可以帮助你建立起与公司的劳动关系。一旦劳动关系被确认,你就能顺利地要求双倍工资和经济补偿。
同时,很多人可能会担心自己提起劳动仲裁是否会遭遇公司的刁难或拖延,事实上,劳动者在仲裁过程中是享有一定优势的。因为劳动法明确规定,公司必须履行其法律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公司如果未签合同或未交社保,这些违法行为将被直接视作违反劳动法,劳动者的主张是合理的,且容易获得支持。
最后,我们需要认识到,企业用人需要遵循法律,劳动者也要清楚自己的权益。如果遇到公司没有签劳动合同、未交社保等情况,千万不要忽视自己的权益。通过合理的法律途径,可以获得应得的补偿。而对于公司而言,遵守劳动法,尊重员工的合法权益,既能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又能避免因违法行为带来的法律风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