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搭载着12名务工人员的滴滴专车从西三旗街道政务服务中心驶离,送他们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至此,2025年海淀区“点对点”返乡返岗直通车圆满完成任务。


  这是从2023年延续至今的“返乡返岗直通车”。据了解,为了促进科右前旗的农牧民、脱贫劳动力来京就业,解决务工人员返乡返岗需要,2023年,海淀区人力社保局与内蒙古科右前旗人力社保部门在市人力社保局和交通委支持下,建立了“点对点”返乡返岗直通车。


  为缓解务工人员的通勤难题,海淀区人力社保局联合西三旗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滴滴集团开展“暖心接送”服务,安排专车将务工人员安全送达至指定地点,进一步提升务工人员的出行体验。2025年,返乡返岗直通车分别于2月3日和2月14日,分两批将32名务工人员安全送达北京。


  当这辆来自内蒙古科右前旗的“返岗专车”驶入西三旗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时,受到了海淀区人力社保局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欢迎回北京”“注意脚下安全”“我帮您拿行李”……区人力社保局的工作人员为他们送上暖心的早餐和生活必需品。


  “海淀区人力社保局和科右前旗就业局为我们解决了春运往返的问题,让我们不再为车票分心,在迎来送往时更是无微不至,让我们倍感暖心。”一位返岗的务工人员表示。


  据海淀区人力社保局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区人力社保局与对口劳务协作地建立常态岗位发布机制,建立劳务输出基地,持续挖掘劳务品牌,以加强培训为抓手,充分发挥海淀区在打造高品质城市,群众康养等需求蕴含的岗位潜力,以增加当地人民收入为目标,加大帮扶工作力度。2025年初,结合海淀区用工需求及对口劳务协作地用工特点,区人力社保局组织24家重点企业赴山西长治、内蒙古敖汉旗、河北易县开展跨区域劳务协作,在当地开展专项招聘会,提供育婴师、分拣员、养老护理员等61个工种1990个就业岗位。下一步,海淀区将持续向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右中旗、河北赤城推送岗位信息,适时开展招聘活动。


  今后,海淀区将进一步加强与劳务协作地合作力度,持续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当地技能培训水平,增强当地就业“造血”能力,让“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振兴转变。开发更多具有针对性的岗位,为不同年龄、不同求职需求的求职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助力当地群众在京就业。(记者 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