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平台“社保内卷”开启:美团、京东同日官宣买社保
[福]引言:从“裸奔”到“有保障”,外卖行业迎来历史性转折
今日,外卖行业接连传来重磅消息:美团与京东两大平台相继宣布为骑手缴纳社保。这一动作不仅标志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实质性突破,更折射出平台经济从规模扩张向社会责任回归的深层变革。
一、平台新规:社保覆盖范围与时间表
1. 美团:覆盖“全职+稳定兼职”,二季度启动试点
美团宣布,自2025年二季度起,逐步为全国范围内的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据估算,2023年美团稳定骑手约82万人,随着市场扩大,最终或惠及超百万骑手。此前,美团已在人社部指导下试点职业伤害保障,累计投入14亿元覆盖7省市骑手。
2. 京东:五险一金“一步到位”,3月落地
京东则宣布,自3月1日起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作为外卖领域的新入局者,京东试图以“高福利”快速抢占市场,同时延续其快递员社保政策的优势。
二、政策推动:从试点到全面覆盖的“国家意志”
近年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社保问题备受关注。人社部等七部门2021年发布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督促企业参保”,并放开灵活就业者参保户籍限制。2022年启动的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已为美团等平台骑手提供基础保障。而此次两大平台的动作,正是政策压力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共同结果。
数据显示,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达8400万人,其中外卖骑手、快递员等群体因劳动关系认定模糊,长期面临社保缺失风险。2024年1-11月,全国法院审结涉新就业形态民事案件约8万件,凸显权益保障紧迫性。
三、行业影响:从“成本压力”到“竞争力升级”
1. 骑手:职业安全感提升,流动性或降低
社保覆盖将显著改善骑手在疾病、工伤等场景下的保障水平。杭州部分骑手反馈,此前已有平台为全职骑手缴纳社保或发放补贴,新规有望推动行业标准化。
2. 企业:合规成本增加,但或成竞争壁垒
头部平台若全面承担社保,短期内可能面临“增收不增利”挑战。然而,长期来看,福利完善有助于吸引稳定、专业的骑手团队,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黏性。
3. 行业:倒逼中小平台跟进,加速洗牌
美团、京东的举措可能引发行业“内卷”,推动五险一金成为骑手福利标配。但中小平台因资金压力或难以跟进,市场集中度或进一步提高。
四、挑战与隐忧:落地难题待解
- **劳动关系认定模糊**:外卖行业普遍采用“劳务合作”模式,社保缴纳需明确雇佣关系,可能引发企业与骑手的权益博弈。
- **流动性难题**:部分骑手将工作视为过渡,参保意愿低;跨平台跳槽频繁,社保衔接成问题。
- **区域差异**:超大城市户籍限制、社保转移接续等政策细节仍需细化。
五、未来展望:社保只是起点,系统性保障需多方合力
专家建议,需设计“轻量级”社保品种,降低企业和个人负担,同时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如商业保险补充)。此外,平台需优化算法机制(如取消超时罚款、防疲劳配送),并建设骑手社区等支持网络,实现权益保障“软硬结合”。
---
结语:一场关乎民生与公平的“社保革命”
外卖平台的“社保内卷”,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觉醒,更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缩影。当千万骑手告别“裸奔”,平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真正有了根基。下一步,政策细化、企业创新与劳动者意识的协同推进,将是这场变革成败的关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