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县人社局召开全县人社保障工作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和市局各项决策部署要求,总结2024年工作,安排2025年工作,动员全系统上下砥砺前行担使命、凝心聚力促发展,为加快实现全县“双千亿”目标贡献人社力量。


  会议指出,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全县就业创业不断推进,惠企政策厚实有力,民生待遇稳步提升,人事人才扎实开展,安全稳定规范有序,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25,全县人社系统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县委“2233”发展战略,用经济思维看到压力和挑战所在,用发展眼光看到动力和机遇所在,用服务视角看到潜力和短板所在,持续精准发力,以务实举措确保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全国百强县提供坚强人社保障。


  以重任在肩的使命感全力抓好就业创业工作。力争城镇新增就业4500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举办各类招聘活动80场以上,拓展高质量就业岗位5000个以上,深入促进返乡劳动力、未就业大学生就业;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500人次以上,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目标;在持续发挥桃柳、东门社区家门口服务站效能的基础上,新建朱码街道振丰居委会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兜底帮扶“五类”就业困难群众150人以上,将就业创业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着力做好兜底保障工作。


  以迫在眉睫的危机感全力抓好根治欠薪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工作原则,设立欠薪投诉窗口,明确专人负责;持续开展根治欠薪专项执法行动,以工程建设领域为重点,加强对工程项目全过程监管,规范工程建设市场秩序;以开发园区、建筑工地、工业集中区等使用农民工较多的区域和行业为重点,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专题讲座,普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用人单位依法用工。


  以不进则退的压力感全力抓好人才引育工作。利用“互联网+人才”招聘网络平台,健全“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方位立体式揽才新模式,全年计划引进本科学历以上人才500人以上;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活动,组织400多名毕业生、高校学生、失业青年就业见习,组织600名在淮大中专院校学生来涟实习,培养储备高层次优秀人才;持续推进淮安捷泰职业技能等级直接认定工作,加快推动今世缘公司企业首席技师试点工作,推动技能人才评价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激发技能人才活力。


  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全力抓好社会保障工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城乡居民等重点群体参保率,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参保政策措施,积极推动高质量参保,实现法定参保人员应保尽保;确保各类低收入人群、被征地农民等重点群体应保尽保,超龄人员、实习生和基层快递网点从业人员工伤保险应保尽保,促进“贴息续保”政策宽限、扩容、提质,加快放大政策工具的社会效应;强化延迟退休改革的政策宣传解释工作,按照“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理念和要求,不断调整完善社保经办业务规程,加强县域各部门信息共享,简化程序、优化流程,方便单位和职工办理相关业务。


  以如履薄冰的警惕感全力抓好基金安全工作。深刻认识社保基金管理面临的复杂形势,切实维护社保基金安全;坚持以案示警、以案为鉴、以案为戒,结合开展人社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以案说责,以案释纪,借势借力借机对疑点数据进行“大起底”“大扫除”,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以朝夕必争的紧迫感全力抓好招商选资工作。甄选与涟水产业协同共进、具创新活力与成长潜力的优质项目,为可持续发展储能;发挥人社部门密切联系企业优势,用心用情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在政策落实上不打折扣,在要素保障上全力以赴,在优化服务上无微不至;自觉扛起招商选资大旗,冲到经济发展最前线,争做项目招引“特种兵”。


  以时不我待的奋进感全力抓好效能提升工作。狠抓就业创业、人事人才、劳动维权、助企纾困等重点工作,聚合人社向心力、架牢群众连心桥,全力打造优化营商环境“人社模式”,为涟水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全国百强县蓄势赋能;对重点工作、重大活动、重要批示强化闭环管理、过程监督和结果评议;关注企业用工安全、社保基金安全、劳动关系矛盾纠纷、人社数据安全等风险点,完善舆情监测、研判、应对机制。(樊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