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幅高达75%!天津已执行!
2025年3月3日,是第二十六个“全国爱耳日”。在我国,听力言语障碍人群在残疾人群中的比重约占三分之一。
对于那些先天性神经性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损失的儿童来说,植入人工耳蜗是他们重获听力的希望之光。就在这两天,一个好消息传来:国家组织的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正式落地执行。人工耳蜗的价格降幅高达75%。
近日,天津市医保局联合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执行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集采结果有关工作的通知》,自3月1日起,我市相关患者可以使用上集采降价后的人工耳蜗中选产品,标志着国家集采人工耳蜗中选结果在津正式落地。
据了解,我国新生儿耳聋的发病率为1‰—3‰。人工耳蜗是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最直接有效的康复耗材,集采前,动辄数十万元的价格备受关注。去年12月19日,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申报信息公开大会在天津召开,人工耳蜗类耗材单套(含植入体、言语处理器)价格从20余万元左右降至5万元左右,支持3.0T核磁检查的人工耳蜗降至5.5万元左右,普通人工耳蜗降至4万元左右,持续释放集采改革的制度红利。
在集采降价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减轻群众负担,市医保局发布相关通知,对人工耳蜗植入费等3项医疗服务项目进行规范调整,取消“限儿童”医保支付限定;同时,明确3月1日起执行国家集采人工耳蜗中选结果,并将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纳入我市医保报销范围,惠及听力障碍患者。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语言训练部主任张莉,专注于听障患儿康复训练二十年。张莉表示,声音对于孩子的语言、认知发展非常重要。针对听障儿童康复,倡导“三早”原则,即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综合:天津日报、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来源: 天津交通广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