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区地下车位纠纷频发:开发商高价售卖车位、物业强行收取租金、业主集体抗议维权……


  “明明在小区里,为什么车位不归业主?”


  今天用一篇讲透法律规则,从此买车位、租车位再也不踩坑!


一、法律核心规则:地下车位分3类,归属大不同

  根据《民法典》第275条、《物业管理条例》及司法解释,地下车位所有权分三种情况:


  类型


  所有权归属


  如何判断?


  产权车位


  开发商或购买者


  有独立产权证(可查不动产登记簿),通常为规划内的车位


  人防车位


  国家(开发商/物业仅有管理权)


  车位位于人防工程范围内(看小区规划图),无产权证,暂时归政府统一调配


  公共车位


  全体业主共有


  占用业主共有区域(如公共道路、绿地下方)或开发商未计入公摊且未取得产权证的车位


二、争议焦点破解:开发商、物业、业主谁有理?

场景1:开发商卖车位,业主必须买吗?

  • 若为产权车位:开发商有权出售/出租,但需优先满足业主需求(《民法典》第276条)。
  • 若为人防车位/公共车位:开发商无权出售!签了买卖合同也无效,业主可起诉退款。?? 案例:某小区开发商将人防车位以15万/个售卖,法院判决合同无效,业主全额拿回购房款。

    场景2:物业收车位租金,钱该归谁?

  • 产权车位:租金归产权人(开发商或购买者)。
  • 人防车位:收益归投资人(通常是开发商),但需优先保障业主使用。
  • 公共车位:收益归全体业主!物业擅自收费可向住建部门投诉或起诉(《民法典》第282条)。

    场景3:车位被私自上锁,业主能拆吗?

  • 若为公共车位:业主大会可要求物业拆除,私占行为违法。
  • 若为产权车位:购买者有权上锁,其他业主占用属侵权。

    三、业主必知3条维权指南

    1. 买车位前“三查”
    2. 查产权证:要求开发商出示车位《不动产权证书》。
    3. 查规划图:去城建档案馆调取小区原始规划,确认是否为人防工程或公共区域。
    4. 查合同条款:警惕“使用权转让协议”,无产权证的车位本质是长租(最长20年)!
    5. 发现违规立即行动
    6. 向当地住建局举报开发商违规销售人防车位。
    7. 联合业委会起诉物业非法占有公共车位收益。
    8. 保留证据链
    9. 拍照/录像记录车位位置、规划标识。
    10. 保存缴费凭证、合同、开发商宣传资料(避免口头承诺扯皮)。

    四、终极结论

  • 能办产权证的车位:可买,但需确认产权清晰。
  • 无产权的人防车位:只能租赁(合同不超过20年),开发商不得“以租代售”。
  • 公共车位:业主共有!物业收费需经业主大会同意,收益补充维修基金或分配业主。

      维权提示:遇到强卖、乱收费,拨打12345市民热线或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立案,法律永远是业主的底气!


      转发收藏,让更多邻居不再吃哑巴亏!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275-282条、《人民防空法》第5条、最高法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司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