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是我国一项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旨在促进城镇住房建设、提高城镇居民居住水平。珠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始终以“解决住房困难,实现住有所居”为职责,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职能作用,推进珠海城镇化建设,帮扶职工解决住房困难,促进安居,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南方+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模范机关创建活动中,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始终坚持“把方便送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的服务理念,把老百姓安居大业作为创建的突破口,持续推出“职工办事零跑腿、网上办理零材料、业务审批零时限”“全城通办”“一窗通办”等一系列便民举措,开展“三声两美”活动提高窗口服务质量,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服务市民


  全体员工每个工作日下午延时服务半小时


  自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始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公积金服务便民、为民、惠民作为创建活动的落脚点。


  为解决上班族办事难的问题,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每周三中午在办事大厅设立党员志愿服务岗,党员放弃休息轮流在窗口值班,并带动全体员工每个工作日下午延时服务半小时。另一方面,还组织开展“党员带群众、作风大转变”“发挥党建优势、服务实体经济”等活动,组建“党员先锋服务队”,先后8次深入多家企业开展上门服务和政策宣讲,为残疾职工送服务上门,推广网上服务。


  便民惠民


  提取公积金“一次也不用跑”


  “网点少,提交材料多,办事多部门满城跑”,这是以往很多政务服务窗口给群众的最大的印象。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为目标,在“互联网+公积金”建设,改进服务质量上已先行了一步,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前群众诟病的政务服务的问题。


  在模范机关创建活动中,该中心在全市率先实现提取公积金“一次也不用跑”。“中心干部职工通力合作,仅用6个月完成了新一代住房公积金新信息系统建设,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通微信及支付宝‘双刷脸’认证登录模式,方便职工24小时全天候通过网上服务大厅或微信公众号办理公积金缴存查询及提取业务,资金自动划拨‘秒’到账。”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公积金新系统上线以来,网上服务大厅提取办理量为3.32万人次,微信公众号提取办理量为33.14万人次,线上办理量占总办理量的90%以上。实体窗口人流量大幅下降,办事大厅从“门庭若市”转变为“门可罗雀”,真正实现“职工办事零跑腿、申报材料零纸质、业务审批零时限”,极大节省群众办事时间和成本,大幅度提升群众满意度。


  为解决群众办事“满城跑”的问题,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依托构建多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和机制,进一步下放权限,全面形成“一个中心、四个管理部”互联互通的布局,实现住房公积金所有服务事项“全城通办”“一窗通办”。通过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办事程序、精简办事要件、缩短办事时限来提高办事效率,整合与银行的业务审核流程,接入住房公积金银行结算数据应用系统,公积金提取业务当场受理、审批、办结并“秒”到账的一柜办结模式顺利实现。


  【采写】何丽苑 吴志远


  【通讯员】陈卓


  【作者】 何丽苑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