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号明确:公积金利率下调在即


  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适时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释放强烈政策信号。结合多地动态,如深圳将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至231万元并优化首付比例,河南将贷款额度提高20%等,公积金政策调整已成趋势。当前,首套房5年期以上公积金利率为2.85%,但商贷利率已低至3.15%,部分城市甚至出现“利率倒挂”,公积金亟需恢复低息优势。


  降息红利:百万贷款30年省息超4万


  若公积金利率按预期下调20个基点至2.65%,以100万元、30年期贷款为例,月供将减少约120元,总利息节省超4.3万元。同时,新政允许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例如深圳首付比例降至20%,叠加多子女家庭、保障房等优惠,购房者可撬动更高杠杆。政策普惠性也扩大至灵活就业群体,覆盖约2亿新市民。


  未来展望:区域分化与可持续性挑战


  尽管降息利好明确,但区域效果可能分化。一线城市通过叠加优惠激活需求,而三四线城市受限于人口外流,政策效果或有限。此外,公积金资金池面临流动性压力,需财政补贴或优化缴存机制平衡收支。长远看,公积金制度或向“租购并举”深化,例如北京试点公积金直付房租、深圳支持租房提取等,推动住房消费从“有房住”向“住得好”升级。


  此次调整不仅是稳楼市的“强心剂”,更通过降成本、扩覆盖、优结构,为普通家庭减负,为市场注入活力。购房者需关注地方细则,理性把握政策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