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紧密结合我市实际,谋划“五新”举措,推动党的二十大入脑入心、落地落实。


  构建新模式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积极推进“服务标准落实年”工作。依据国家标准编制我市公积金服务事项目录,全面规范服务行为,实现高频事项无差别受理和高效协同服务;推进“公积金电子档案贯标”。升级改造业务档案管理系统,建立独立的电子档案和数字认证体系,实现公积金业务无纸化办公和提供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服务;推进“公积金贷款不见面服务”。推动贷款业务“极简审批”和“全程网办”,缴存职工通过“手机公积金”APP提交贷款业务申请并实时了解办理进程、审批进度,真正实现“一次不用跑”;推进延伸服务网点下沉街道社区(乡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公积金业务、少跑弯路,真正“服务到家”;免去贷款职工自行评估环节,开放线上评估功能,实现评估价格与市场价格实时接轨,抵押房屋评估当场出结果,彻底解决评估慢、评估价格不能及时随市场变化更新等问题。


  出台新举措扩大保障改善民生


  市住房公积金将个人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由50万元调整为60万元,二孩家庭最高可贷70万元,三孩家庭最高可贷80万元;妥善解决死亡缴存职工家属无公证办理死亡提取难题,并建立相应制度;继续与保障中心和鸡冠区政府合作,加大支持棚户区改造和中低收入家庭贷款力度;深化组合贷、加装电梯提取和延续“商转公”贷款、大病提取业务,为职工纾困解难;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二手房的房龄放宽至30年,释放贷款潜能,扩大信贷规模;将三县(市)六区租房提取额度进一步提高至16000元;力促矿区企业进一步提高缴存比例和加大补缴力度,保障矿区职工权益,让更多弱势群体共享住房公积金改革发展成果。


  开拓新思路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工行、建行开通“公积金惠民信用贷”,为贷款人提供公积金缴存信用认证,实现无抵押商业贷款。全力推动招商项目落地。对经市商务局认定的招商引资落地项目,立即给予与投资额对等的最高不超过5亿元的专项激励性存款奖励。进一步促进金银企合作,协调促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利用好专项奖励性加分和归集资金专项奖励政策,引导金融企业积极对接我市重点项目,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高融资效率,全力助推我市百大项目建设和“两黑一绿一药”等主导产业发展。


  展现新作为落实人才强市战略


  为了我市能引入人才,留住人才,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把本科毕业生和我市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纳入人才认定范围;优化人才保障标准。明确人才贷款额度不受个人账户余额限制,账户0余额就可贷60万元,精准对接人才需求。人才购买二手房贷款由原来不高于抵押房屋评估价格的60%-70%上浮到70%-80%,购买商品房现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由不低于总房款的30%下调到25%,这些措施有利于让更多高素质人才在我市就业安居、成长成才。


  引领新气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组织党员干部学深学透党的二十大精神精髓,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举办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竞赛活动,落实“四个体系”创新思维,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住房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创新;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和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将中央、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以实际行动助力鸡西经济快速发展。


  记者 王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