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下午,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乡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原阳县专场上,原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岳永鹏以“产业发展大突破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为主题,对该县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发布,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回答记者提问。


    2024年,原阳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第一方阵,特别是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0.6%,居全市第1位。今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保持稳中向好局面,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向上、跨越提升的良好态势。


    建强园区载体,打造产业发展“强引擎”。原阳县坚持高起点规划园区,制定了两大主导产业园区专项规划,全力建设预制菜产业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突出“九通一平”,加快完善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以新乡肉类进境指定监管场地建设为牵引,形成了50万吨冷链配套仓。年供应40万蒸吨工业蒸汽项目一期建成投用,极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积极争取专项债等政策资金,包装申报了第一批预制菜创新示范产业园专项债项目30亿元,已发行3亿元;第一批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专项债项目已发行2.85亿元。


    组建正科级事业单位预制菜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营商环境中心,推行“管委会+公司”园区运营模式,引入第三方中豫世纪产业投资集团参与C区1340亩产业园的建管运营,探索出企业负责“投资+建设+招商+运营+配套服务”的全链条综合投资运营服务模式,有效避免了政府过度投入。


    搭建合作桥梁,强化校企校地合作。工程院院士朱蓓薇在原阳设立专家工作室。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共建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博士服务团,26名博士分包食品企业。推动食品企业与河南农业大学等30余家院校开展合作,汽车零部件企业与河南工学院等10余家院校开展研发。联合牧业经济学院发布了地方标准。团标发布数量11个,在全省占比52%,位居全省第一。目前园区28家企业建设如火如荼,16家企业建成投产,全县食品企业突破160家,种类突破4000种。


    全程跟踪问效,抓实项目建设“硬支撑”。原阳县坚持靶向招商延链补链,建立了“241”招商机制,成立绿色食品、装备制造两个招商专班,长三角及闽东南等四个区域工作小组,一个项目落地推进专班。用好链式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驻地招商等模式,定期在厦门等地举办产业招商推介活动。去年以来,签约落地亿元以上项目达30个,总投资79亿元。


    落实领导分包、首席服务等工作措施,建立周通报、“两函一谈”等制度,通过督办、约谈、诫勉等形式,确保重点项目每天有新进展、周周有新变化、月月有新形象。今年86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开工率达到62%。1—2月兴威食品等29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目标26.1%。13个中央预算内、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投资完成率45%。


    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清理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及低效用地,规范“标准地+承诺制”出让程序。已为53个重点项目提供保障。


    动态精准服务,做好企业培育“软环境”。原阳县坚持梯次培育强龙头,着力在抓大育小、梯次推进上下功夫,出台产业发展“金九条”等措施,集中力量在资金奖励、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支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1—2月份累计产值超2000万元企业28家,同比增长12.8%。特别是祥瑞汽车部件1—2月实现产值1.6亿元,同比增长52.9%。


    畅通“绿色专线”等问题反映渠道,建立“1名责任县领导+1名驻企服务专员+后台服务部门”工作机制,确保企业难题直通直达、问题闭环解决。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大力开展“行长进万企”等助企活动,向企业投放贷款达21亿元。


    创新开展“访企问需、访企问效、访企问廉”活动,全面实施“一企一策”“一厂一计”工作机制,在保障用工、人才引育、政策兑现等方面,建立台账解决企业诉求。比如,针对余同乐、中雪食品用工难问题,设立了驻厂专项小组,组织群众开展企业观摩活动,迅速帮助企业招收普工600余名,有效解决了企业投产用工问题。今年中雪食品投产运行2个月,实现营收1760万元,预计一季度营收2800万元。


  (记者 张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