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网格”梳出“源头清”——河北隆化县实施“和谐十二家”网格化治理模式见闻
来源:【中国农网】
近年来,河北省隆化县紧密联系农村实际,以山湾村社会治理实践为摹本,在全县乡村持续实施“和谐十二家”红色网格化源头治理模式,通过紧盯源头排隐患、防风险、化纠纷、保稳定、强保障,变事后应对为事前预防,取得了治理手段更加有效、治理成效更可持续的喜人效果。
源头排查——“党”“群”合力织密网
“大姐,你家大哥和孩子要回来过节的话,一定想着提前报备。”山湾村网格员宋亚珍听说邻居家人中秋节要返乡,她赶忙普及了一下疫情防控相关政策。茶余饭后走访自己联系的农户,在聊家常过程中,排查矛盾纠纷、收集社情民意,同时传达疫情防控、护林防火、清洁取暖等惠民政策。
宋亚珍所做的这些,就属于近年隆化县精推广普的红色微网格职责范畴。
按照“政治引领、地域相邻、规模适度、方便管理、群策群力”的原则,该县以每12户为一个治理单元,建立“和谐十二家”红色微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员,每4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指导员。
“和谐十二家”红色微网格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命名,既是一个单独治理单元,又是一个拥有共同信仰的生产生活“互助组”,形成以“人员”为对象、“事件”为主线、“场所”为重点、“物资”为保障、“舆情”为导向、“组织”为纽带的常态化排查管控体系。
“把网格员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将分散的农户进行精细分类管理。”隆化县山湾乡党委书记谢宇认为,这种模式既可以迅速把群众呼声传上去,又能很好地把利民措施落下来。
“今年购买的生物质燃炉,大多数老百姓使用不好,乡政府首先培训网格员掌握使用方法,然后由他们逐家逐户指导,保证了我们的正常取暖。”左道营村村民马显娜说,明显感觉办事更方便了。
目前,隆化县共划分红色微网格10246个,网格服务人员11210人。各级党员干部通过网格建设,第一时间就能将政策传达到户、任务落实到人。
源头预防——“德”“行”合一树新风
“这是我吃过最香的一顿饺子,这顿饭有味儿更有心。”面对全村108位65岁以上老人,山湾村87岁老人马连厚曾在“孝心饺子宴”上真情流露。
山湾村“道德文化促进会”负责人徐国民介绍,近年来村里持续组织开展了“孝心饺子宴”“好媳妇儿”“最美山湾人”“传统文化教育”“乡风文明示范街”等多项文明实践活动,目的就是培树文明乡风。
如今在隆化县,村一级均已组建“道德文化促进会”,负责指导制定并督促落实《村规民约》,培养淳朴民风。“和谐十二家”红色微网格中的网格员,则负责承担促进会的相关联络工作,一方面帮助村民打破陈规陋习,另一方面引领乡村文明新风。
此外,隆化县还紧扣“爱国守法、文明新风、清洁卫生、团结和睦、勤劳致富”等内容确定评分项目 30 个,设定考评小组和监督小组,把点滴善行义举积累汇聚,达到规定分值的农户可到“爱心超市”换取生活用品,让有德者有“得”。
“通过不间断的组织网络学习、公益实践、典型评选、奖励激励等活动,引导群众明是非、辨善恶、守诚信、知荣辱、感党恩,农村热心公益、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的人越来越多了。”隆化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媛媛深有感触地说。
源头化解——“法”“理”相融止纷争
为把“鸡毛蒜皮”的小事解决好,隆化县又以行政村为单位,组建“说理委员会”,在“和谐十二家”红色微网格中设立“说理小组”,运用法治思维方式构建社会治理规则体系、解决问题矛盾。
“感谢你啊,老马,幸亏是说理委员会的同志们,我们老两口心也宽了、气也顺了。”村民活动广场上,步古沟镇村民张彦民紧紧握住“老马”的手。说理委员会成立之初,张彦民夫妇找到理事长“老马”,反映其与邻居因牛场占地纠纷,多年纠缠于诉讼、信访之中,身心俱疲。“老马”多次组织说理委员会了解情况,同时邀请行政、司法、人民调解精干力量释法明理,今年2月终达三方协议,并当场司法确认生效,双方签订息诉罢访保证书。
隆化县委办副主任、信访局局长田贵成说:“这种法理相融的调解模式,让群众话有地说、事有人管、理有人评,让家事纠纷化解在‘家门口’,从源头上预防减少了信访问题的发生。持续保持了全年进京赴省‘零上访’、积案化解‘零回流’、民转刑案件‘零发生’。”
源头稳控——“村”“企”共建搭平台
“孙某某赶紧回屋,严格落实居家健康监测要求!”网格员张秀平通过智慧乡村治理平台,直接喊话一名本村返乡人员。
据了解,该平台由县平安办引入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通过创新在网用户合作模式,免费建设,目前已为全县各村重要路口、重点部位、特殊居户安装摄像头31340个,在乡镇、村综治中心建立智慧社会治理平台382个,所有技防设施资源全部入库“智慧城市”平台,与3450路多领域前端视频点位、138路卡口监控、24路制高点监控、63路GPS定位、254套人脸识别设备、687套车牌识别设备、19道电子围栏、84套智慧安防系统有效整合,覆盖全县城乡所有出入口、广场、车站、重点部位和区域。
“人防有网格员、技防有电子眼,这种‘人防+技防’的源头稳控模式,极大地降低了稳控成本,提高了稳控效率”,隆化县政法委常务副书记任海平表示。
源头支撑——“标”“本”兼施建新社
在“一网两会”基础上,隆化县顺势组建新型“共享式”农民互助合作社。目前,该模式已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
“今年合作社对接县内大型商超,积极宣传扎扒沟村种植大户张树海的‘大尾巴狼’有机小米,帮他拓宽销售渠道,大大增加了种植收入。”山湾乡盛农合作联社理事长任学智说。
据介绍,该合作社社员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均由合作社统一对接生产厂家、规模经销商,取得低成本采购;社员生产的土特产品,均由合作社统一包装打造优质优价销售。这种“生产在家、合作在社,统购统销、统分结合,整合资源、服务到户”形式,实现了小农户更好对接大市场。
“我尝试着做了我们村的第一个农家院,把加工成的饽饽做成礼盒通过合作社进行对外销售,每年都有大量客户预定。”山湾乡皮匠营村农户谷景霞说。
合作社一面为群众“代言”,一面为厂家“代理”,收取较低的服务费用。“和谐十二家”红色微网格的网格员作为合作社的“购销服务代办员”,常态参与合作社日常运营服务,由合作社在毛利润中按40%的比例发放奖励补贴。
此外,合作社将毛利润的10%作为乡联社管理费,20%作为村合作社的服务费,剩余的30%进行二次分配,其中60%按交易量返还,20%按股分红(村集体占有10%股份),10%为公积金,10%为公益金维持“道德文化促进会”、“说理委员会”等自治组织日常运行。
“村集体有收入,合作社有利润、村民有实惠、网格员有补贴、自治组织有经费,这就为整个‘和谐十二家’红色微网格源头治理模式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隆化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建文说。
作者:田贵成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维福
本文来自【中国农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