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购房者必看!最新21条房产政策!支持工抵房备案!
前些日子,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发布了《关于汕尾市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通知是春节假期的前一天发布的(25年1月27日),大家都想着过年,因此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但是内容还是很有看头的,
包括优化项目审批、支持企业盘活资产、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大财税政策支持、提升行政服务水平等五大方面共21条措施,旨在全方位多渠道促进汕尾房地产健康稳定发展。
措施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我也是把一些跟我们联系比较密切的稍微给提取一下,方便各位查看;原文可以拉至文章最底部点击“查看原文”。
优化容积率计算规则。
未申办工程规划许可手续,符合要求的配建并无偿移交给政府的公共配套设施、建筑物屋顶的辅助用房、裙楼用作建设架空停车场(库)等公共空间,复式住宅客厅挑空部分面积、全采光住宅的建筑飘窗、户属空中花园等,可不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且不纳入公摊面积计算。
“相比从前,不计容的部分增多了!这样一来,有望公摊减少了,得房率提高了,“公摊城”的现象应该不会出现了;”
支持“工抵房”网签备案。
对已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抵付给施工企业、材料供应商等的商品房(即“工抵房”),按双方签订的“工抵房”合同或协议,可直接将相关房源网签备案至施工企业、材料供应商等。
“工抵房”销售后,网签备案合同可进行一次更名,销售资金存入监管账户,预售资金监管部门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将销售资金拨付至原“工抵房”合同网签备案的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商等。
“工抵房,顾名思义就是,开发商将房子抵押给工程方,工程方放价出售,所以,这不是开发商销售行为,那就存在一定的交易风险。如果流程正规,价格还是挺香的。这么看来,支持网签备案这一措施就让工抵房这事给“正规化”了;
但是有的并非真正的“工抵房”,有些项目为了加速回款,以工抵房的名义促销,减少老客的心理刺激;”
支持商品房去库存。
在使用年限和容积率不变的情况下,鼓励土地使用权人改变存量商业用地用途用于教育、养老、文化、体育等产业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探索库存商业用房改建租赁住房、人才房等实施路径。
鼓励支持各级房地产行业协会、中介协会、房地产开发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住房促销活动,引导住房消费预期。支持各县(市、区)收购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可能考虑到一些商业体迟迟未能兑现又或者不达预期,鼓励商业用地探索更多可能性,教育、养老、人才房等;
多种形式开展促销活动,不知道那个某某酒店项目算不算?支持地方拿房了,坐等新公告!”
加大个人住房信贷支持力度。
落实国家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对于贷款购买住房的居民家庭,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不再区分首套、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为15%。
落实国家关于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政策,引导商业银行稳妥有序做好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相关工作,进一步减轻购房人房贷利息支出。
对于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居民家庭,又申请贷款购买住房的,银行机构可根据借款人偿付能力、信用状况等因素审慎把握并具体确定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水平。
“首套、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通通15%。买多可商量!”
加大住房公积金支持力度。
基准最高贷款额度由原来的单职工30万元,双职工50万元提高到单职工40万元,双职工60万元。
最高贷款额度按《汕尾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实施细则》第十三条规定实施动态调整。
符合条件的多子女家庭可按现行最高贷款额度上浮20%。
在本市购买保障性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为15%,最高额度按现行最高额度上浮20%。
租赁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缴存人,可按实际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积金。
“按最新公积金个贷率74.19%,单职工贷款最高额度为48万元,双职工贷款最高额度为72万元;
单缴存职工多子女家庭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为57.6万,双缴存职工最高额度为86.4万。”
落实房产交易税收优惠政策。
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值税;
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
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
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在市场重新购买住房的纳税人,对其出售现住房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予以退税优惠。
“对个人来说,不管买房卖房,反正就是给你税收优惠。”
呐喃两句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项措施,像取消支持地下停车位确权、销售/取消商品住宅限制政策/优化调整学位准入政策/强化配套设施规划和建设管理等都是跟我们息息相关,甚至影响到我们买房计划的;
你觉得汕尾新政哪条最“香”?你会趁现在买房吗?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为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信息来源:汕尾住建局官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