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县:营商环境优带来经济发展稳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宋广军 通讯员 杨彦召 李思圆
12月21日,记者从襄城县行政服务和大数据中心获悉,截至目前,该县市民之家网上可办事项2059项,网上可办率99.42%,不见面审批事项2044 项,覆盖率为98.69%。营商环境优带来经济发展稳,1-10月份,襄城县工业投资67.38亿,同比增长23.9%,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4.1%,预计到年底,开工、投产的项目43个,完成投资85亿以上。
近年来,襄城县牢固树立“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营商环境”理念,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针对企业日常面临的土地、生产、服务等方面的痛点、难点,坚持靶向施策,持续精准发力,破解企业发展瓶颈,不断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蹚出了一条“软硬兼施双向发力”建设营商环境的襄城路径。
出台政策“务实功”,破解企业用地难
“以前拿到地想开工得等两三个月,现在这个‘拿地即开工’政策实行以后,我们只要签订《履约监管协议》和《企业信用承诺书》就能开始施工了。”12月20日,在位于襄城县的河南阔江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余朝泰感叹地说。
据襄城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新龙介绍,该县现阶段“拿地即开工”政策推行后,企业只需要签订《工业项目“标准地”履约监管协议》和《“标准地”企业信用承诺书》,企业可按照协议和承诺书的规定先行开工,后期再进行验收,如果违反协议和承诺书的标准,责令企业进行整改。
为了创新工业用地出让方式,今年以来,襄城县出台了《关于印发襄城县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的通知》《关于工业项目不动产登记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等。2022年至今,襄城县共有5多宗重点项目通过预受理机制实现“拿地即动工”。已经为康拓实业、乾明液压、平煤隆基等12家企业成功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优化的用地审批流程,破解了项目落地难,为经济发展释放出巨大动能。
日常经营“出实招”,破解企业生产难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检查行为、减轻企业负担,襄城县印发《关于规范企业检查行为落实企业“宁静生产日”制度的通知》,规定每月至少25天为“宁静生产日”,并对各有关单位检查企业报备程序、检查行为规范进行了明确,未经备案企业可拒绝接受检查。
日常服务“求实效”,破解企业办事难
近年来,襄城县行政服务和大数据中心以“服务企业办实事”为重点工作任务,深化企业办事“一窗受理”和“一件事”改革,扎实推进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容缺办理机制落实,设立企业“一件事一次办”专区,整合市场监督、税务、医保、人社、刻章、住房公积金和农商行等职能,将营业执照、公章制作、发票申领、员工参保登记、公积金银行开户等6项单一事项整合为五种“套餐”,供群众自由选择,办理时限由原来的5天缩减为1天,实现了企业和群众一次申请、一次办成。今年以来,县行政服务和大数据中心累计办件161件,全流程办件并联审批137件,联审批率达85.09%,
此外,襄城县以政务服务“好差评”为抓手,构建多方式的政务服务监督评价体系,给政务服务装上“监控器”,持续推动全县营商环境提升。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集中评议1次,开展后进单位约谈5次;收到“好差评”评价194579条,好评率达99%,收到咨询件302件,投诉件17件,建议件5件,已全部处理回复,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营商环境。襄城县委书记孙毅表示,下一步,襄城县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深耕营商环境的“堵点”“难点”和“痛点”领域,用营商“软环境”打造发展“硬实力”,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