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社会保险法》及人社部现行政策,若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养老保险累计缴费不足15年,可通过以下结构化方案解决:


  一、延长缴费至满15年


  适用人群


  - 企业职工:2011年7月前参保且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足15年者


  - 灵活就业人员:允许继续缴费至满15年(部分地区需户籍限制)


   操作流程


  1. 向社保机构提交《延迟退休继续缴费申请表》


  2. 按月/年缴纳养老保险(企业职工由单位代缴,灵活就业者自主缴费)


  3. 缴满15年后办理退休手续,次月起领取养老金


  


  二、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适用场景


  - 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足10年


  - 已年满60周岁且不愿继续缴费


   政策优势


  - 一次性补缴:可补齐至15年(最高补缴年限因地而异,如广东允许补缴10年)


  - 待遇计算: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总额÷139(以2025年标准为例,全国最低基础养老金约150元/月)


   操作风险


  - 养老金待遇低于职工保险约30%-50%


  - 需放弃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外的统筹账户资金


  


  三、特殊补缴政策


  1. 2011年前参保人员


  - 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足15年者,可一次性补缴


  - 例:王先生1965年生,2008年参保至2025年退休(累计17年参保但缴费仅12年),可补缴3年


   2. 特定群体优待


  - 退役军人:军龄视同缴费年限


  - 下岗职工:部分地区允许追溯补缴1992-2011年间的断缴年限


  


  四、退保清算(最后选择)


  实施条件


  - 未转入城乡居民保险


  - 不愿/不能继续缴费


   资金返还


  - 退还个人账户储存额(约占缴费总额的40%)


  - 企业缴纳的统筹部分不予退还


  


  五、跨制度衔接策略(以45岁参保者为例)


  注意事项


  1. 地区政策差异:如深圳允许非户籍者继续缴费,北京要求户籍


  2. 补缴成本:2025年职工养老保险补缴标准约为当地社平工资的20%×补缴年限(例:北京补缴1年约需3.2万元)


  3. 待遇测算:以缴费15年为例,2025年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约3200元,居民保险约600元


  4. 滞纳金规则:补缴往期费用需加收0.05%/日的滞纳金(最高不超过欠费本金)


  


  建议参保人持身份证至参保地社保机构打印《养老保险缴费明细》,通过官方养老金测算工具(如"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模拟不同方案的待遇差异,结合自身经济状况做出最优选择。特殊情形建议咨询专业社保律师或12333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