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背景与代课生涯的开端


  【图片来源网络】


  1982年,我高中毕业,正值青春年华。父亲原是观山镇小祠堂村小学的校长,也是一位民办教师。在他的关系安排下,我进入了邻村观音滩小学担任代课教师。


  那时的我,满怀热情,投身于教育事业,一干就是7年,直到1989年上半年。然而,这段代课经历却成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后悔。


  第一个后悔:被安排代课,错失艺术梦想


  【作者参加第一个教师节 纪念徽章】


  那个暑假,我曾在街头尝试碳精画像、写春联、祝寿煮酒等横屏对联,展现了对琴棋书画的热爱与天赋。然而,代课的安排让我无法继续追求这些艺术梦想。


  每当回想起那段时光,我总忍不住问自己:如果当初没有被安排代课,我的人生是否会有所不同?


  第二个后悔:少确认3年代课教龄


  【代课教师身份确认少写三年教年】


  2013年,时隔24年后,我接到了一通改变命运的电话。镇学校办公室主任通知我们这些曾经的代课教师,前往镇政府参加“身份-教龄确认”会议。会上,政府教育部门召集了当年的学校领导、村支部书记等,为我们这些曾经的“功臣”确认教龄。


  然而,我只填写了从1982年下半年到1989年上半年的7年代课经历,而实际上,我的代课生涯一直持续到1993年上半年。“哪个空位顶那个的班”那是真正的“代课”被忽略了!


  按照国家政策那怕在幼儿园顶班一月两月都要算在此次“身份确认”中,大家说失去三年教年可惜不?


  少确认的3年教龄,成了我人生中的第二个后悔。


  第三个后悔:未及时购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未一次性购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2013年,政府为民办代课教师提供了两条养老保险的选择:一是五万元一次性购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二是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当时,我选择了第二条,因为我在餐饮管理公司上班,公司为我们购买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然而,2016年我辞职后,开始自己购买养老保险,导致我比其他人晚两年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这一决定让我在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上吃了大亏。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三个后悔。


  迟两年参加养老保险的艰难历程


  【还要继续搬砖上交养老保险费】


  由于我迟了两年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到2025年10月,我才勉强交满15年的养老保险,达到退休条件。然而,与我同龄的其他民办代课教师,早在2013年就一次性购买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如今已经领取了多年的高额养老金。相比之下,我的养老金待遇显得微不足道。2023年,我开始领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金,每月仅有35元,2024年也仅有35元。这样的待遇与公办教师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家庭档案中的反思与呼吁


  【家庭历史档案】


  翻开家庭档案,我的代课经历和养老保险历程清晰可见。作为民办代课教师,我曾为基层教育事业奉献了青春,却因政策的不完善和个人的选择失误,在退休后的生活保障上陷入了困境。我希望通过我的经历,能够唤起社会对民办代课教师群体的关注,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确保他们的晚年生活得到应有的保障。


  结语


  民办代课教师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特殊群体,他们为基层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却因历史原因和政策的不完善,在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方面面临着诸多困境。我的经历正是这一群体的缩影。迟两年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让我在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上吃了大亏。这一经历不仅是我个人的遗憾,也反映了民办代课教师群体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普遍困境。希望通过我的故事,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与思考,为民办代课教师争取应有的权益与尊重。


  家庭档案记录人:生存密码


  记录时间:2025年3月7日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