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开新年#大家好,我是强哥


  缴社保虽然要花很多的钱,但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要主动去买呢?难道他们真的不会算账吗?难道他们都不缺钱用吗?如果有人真这样去想,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缴纳养老保险并非如此。


  主动买社保,并不是他们有多富裕,并不是他们不会算账,而是他们想得长远,是为以后晚年能平安幸福的生活打下基础,买个保障!这其中的道理,大家都懂,我就不在这里细说了。


  今天我写这篇文章,主要是针对自费缴纳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朋友们,所关心的关于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到底要缴多少年划算的问题,进行一个综合、详细的介绍。我会用一些数据和真实计算来说明其真实性和参考价值性。


  此文主要给大家分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交法,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与比例,灵活就业人员20年养老保险缴费成本(分55岁、58岁、63岁退休),灵活就业人员缴费20年,参保成本回收期限(分55岁、58岁、63岁退休)。


  下面分别逐一分享: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交法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常规交法是,按自愿原则,自行参保。既可以在户籍地参保,现在因为取消了户籍限制,所以又可以在户籍地外的地区参保。


  养老保险费用缴费方式,既可以线下现场办理,比如说,网点银行,也可以线上办理,比如说,社保官方小程序、官方网站、支付宝、微信公众号、政务公共平台等。


  实际上,利用微信公众号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人员不在少数,至少占了一半以上的比例。因为人人有手机,大部分人有微信,这就为办理事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不用去银行或政务大厅拿号排队。既耽搁时间,也浪费精力。手机微信上几分钟就搞定。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与比例

  根据我国现行社保缴费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与企业职工参保缴费基数是一样的,只是灵活就业人员还可以凭自愿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进行缴费,在此提醒下,每年只能选择一个档次,如要改变须等来年。


  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是在规定的几个档次内,任一选择,比如说,本省共有60%,80%,100%,150%,200%,300%六个档次,那么作为灵活就业人员,既可以选择60%,也可以选择100%,本年度内这六个档次都可以任选一种;


  当然,绝大多数的灵活就业人员是选择的60%的档次缴纳费用 。毕竟档次低点,要少缴不少的钱。大大降低了参保成本,作为普通家庭,这也是比较可行的缴费方式。


  再来说一下,灵活就业人员选择缴费基数后,应当按基数的多少比率缴纳养老保险费?


  一般来说,全国基本统一的是,灵活就业人员按照基数的20%缴纳养老保险费,其中有12%计入养老保险统筹账户,另外8%计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也就是说,灵活就业人员交的养老保险费中只有40%是存到自己的银行卡,永远属于自己,这个钱在参保期间一般是不能取出来用的,除非中途你注销账户不再参保。而是只能在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领养老金时才能按月发放到你养老金卡上。


  而缴费另外的60%是交给国家社保基金库里了,因为你交了这个钱,所以到退休时才有养老金的另一半,即统筹账户养老金。虽然有大半进了国家库,但是养老金的一大半也是国家给你的。只是这个钱由国家来安排。


灵活就业人员20年养老保险缴费成本(分55岁、58岁、63岁退休)

  既然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都是自己缴费,包括单位职工由单位缴那部分钱,即计入统筹账户的钱。


  那么,到底怎样缴费才划算呢?或者说,应当缴纳多少年,每年缴纳多少钱最划算,性价比最高呢?这就涉及到一个投资与回报的问题。


  为了好懂,我们不妨将参加养老保险作为一种投资行为,把将来领养老金作为回报行为,这样我们就把参加养老保险的关系容易搞明白了。实质就是一种投资与回报的关系。


  下面我分别给大家分享一下灵活就业人员参保20年总共要缴纳多少钱,即20年缴费总成本问题。


  假设;第一年养老保险月缴纳基数为A元,基数每年按8%递增,设字母C代表缴纳成本,C1代表第一年缴费成本,C2代表第二年缴费成本.......C20代表第二十年缴费成本 ,总成本设为C总,下同。


  假设都按60%档次缴纳,则缴20年缴费总成本为:


  C总=C1+C2+C3+.......C20


  下面分别来算算各年的缴费成本:


  C1=Ax60%x20%x12月=1.44A元;


  C2=Ax(1+8%)x60%x20%x12月=1.44A(1+8%)元=1.5552A元;


  C3=Ax(1+8%)x(1+8%)x60%x20%x12月=1.44A(1+8%)(1+8%)元


  =1.6796A元


  ...........


  C20=1.44A(1+8%)19次方=6.2146A元


  C总=C1+C2+C3+C4+...+C20


  =65.8972A元


灵活就业人员缴费20年,参保成本回收期限(分55岁、58岁、63岁退休)

  要计算参加养老保险的投资回收期限,就一定要运用到投资成本,也要知道每期回收额。


  在这里,我们把总的缴纳养老保险的费用作为投资成本,把每个月领取的养老金作为每期的回收额,用投资成本除以每月养老金,就能算出要领多少个月才能收回成本。也就是我们平里说的保本不亏。


  (一)考虑缴费基数与养老金计发基数的每年上涨情况下,其回收期限


  为了简便计算过程,我们完全 可以把计入每期计入统筹账户的钱作为原始投资,把每期的基础养老金作为回收额,那么问题就简化多了。


  可能有的朋友会反问我,这样能行吗?我个人认为这样简化没问题。因为我们领的养老金是包括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算投资回收的时间,我们可以不统计计入个人账户那部分钱和它的利息额,因为个人账户的钱和利息到最后也是拿给我们自己,就是所谓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既然都是自己的,只是到手时间早晚不一样而已,没有本质区别。


  所以,我们可以那简化:把计入统筹账户的钱作为投资,把统筹账户的养老金作为回报(基础养老金),这就简单很多。既不考虑什么时间退休,也不考虑资金利息和计发月数,整个计算过程我们只考虑了养老保险缴费期数每年的递增百分比。


  上面我运用的8%的百分比不是随便写的,而是通过大部分省市多年的社保缴费基数平均增长幅度取值的。


  既然问题已简化,那我们就用简单的办法来计算回收期是多少个月或多少年?


  回收期=投资/回收额


  投资=计入统筹账户累计额=总额*0.6,把上面C总的值代入得到


  投资=C总*0.6=39.5383A元。


  回收额=月基础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X(1+60%)/2X1%X20


  在这里,为了简化,我们可以把退休当年的社保缴费基数和养老金计发基数似为大约相等。在实际过程中,也相差不多。


  因此,月基础养老金=4.3157AX(1+60%)/2X1%X20=6.2146AX(1+60%)/2X1%X20=0.6905A元。


  所以,


  投资回收期=39.5383A/0.6905A=57.3月。


  这个结果是考虑了缴费基数与养老金计发基数的每年上涨情况。


  (二)若不考虑缴费期数与养老金计发基数的上涨变化情况,其回收期限


  与相面同样的道理和算法,只是计算要简化不少。


  回收期=投资/回报额=缴费总额/月养老金=计入统筹账户累计额/月基础养老金额度


  所以,


  20年缴费计入统筹账户累计额为:Ax60%x12%x240月=17.28A


  月基础养老金为:AX(1+60%)/2X1%X20=0.16A


  回收期=17.28A/0.16A=108月。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得出一个推论:


  养老保险回本时间与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养老金计发基数增涨(物价上涨)成反向变化。基数年递增越大,回收期限就越短。


  与缴费档次高低呈正向变化,即缴费档次越高,回收期越长。与缴费年限无关系。但回收期又与人的寿命有间接关系,寿命越长,回收期就越长,回报率就越高。


  所以,各位朋友,要根据你自己的情况,结合最后的推论进行判断和确定你的参保方案及缴费档次与时间长短。


  好的,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欢迎关注点赞分享和转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