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马鞍山市人社部门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学党史见行动、办实事解民忧,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深入实施“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推进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开展集成服务、快捷服务、简约服务,进一步优化经办流程、提升服务成色,企业和办事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提高。


  6月11日上午,安徽马钢冶金工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科办事员郑卫华来到市社保大厅二楼的14号“退休包”服务窗口,为5名老职工办理退休手续。仅花了1个小时,这5名老职工的退休手续就全部办妥了。


  “以往,我要办理5个人的退休手续,至少要花上一周时间,现在好了,只需到一个窗口,递交一次材料,资料齐全的情况下,个把钟头就办好了,真是方便又快捷。”——郑卫华


  为郑卫华办事带来实实在在便捷的,正是市人社部门近期推行的关联事项“打包办”服务。


集成服务
10个“一件事”打包办
马鞍山市人社部门围绕企业招用员工、高校毕业生就业、职工退休、社保卡经办等10个企业和群众眼里的“一件事”,按照流程相似、材料相近、结果关联的整合标准,全面梳理确定 “打包一件事”服务清单,将55件人社业务关联事项打包成10个“一件事”,整合成退休包、用工包、就业包、失业包、工伤包、社保卡包等“10个工作包”。针对每个“包”关联事项涉及局系统内多个科室单位、多项业务的实际,逐项修订“打包办”服务指南,明确承诺时限、受理条件、办理流程、申请材料等具体内容,推进流程再造,规范办理程序。
与此同时,打破内部人员管理界限,按照“人随事转”原则,将“打包一件事”关联事项的工作人员全部集中到窗口,并由相应业务科室科长担任首席代表,实行集中管理、联合办公,实现材料齐全“一次”受理、多个关联事项“一窗”办理、流程简化“一趟”完结。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打包办”根本目的就是整合关联事项、再造办理流程、实行联合办公,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优质服务,真正做到了“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群众”。
快捷服务
高频服务事项“提速办”

  该局目前已与全市11家银行进行合作,在全市190个银行网点设立社会保障卡申领窗口,参保群众现场申办、当即领取,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
通过优化流程,压缩办理时间,
积极推行高频事项“提速办”服务。

  市人社部门聚焦人社领域13项高频服务事项,制定“提速办”事项服务清单,抓住受理、审核、反馈等关键环节,整合优化经办流程,加强内外经办衔接,大幅压缩办结时限,大力推进提速办理。其中,对可以一次办好、立等可取的即时办结事项,从接收材料到办结原则上不超过30分钟;对限时办结事项,在规定办结时限基础上提速50%以上。


  截至目前,13项高频服务事项中,3项提升为即办事项,5项提升为当日办结,其余5项事项平均服务承诺时限由21.4天压缩到5天,承诺时限压缩比达76%。


简约服务
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为方便群众办事,今年以来,市人社部门进一步创新机制优化服务,推动人社领域“清事项、减材料、压时限”,持续推进“减证便民”,大力减少企业和群众办事材料,累计取消证明材料190件、申请材料106件,22项证明事项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


比如,原先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注销登记业务,办事群众需要提供由医院、公安、民政出具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户籍注销证明、火化证明,群众感觉较繁琐;现在,市人社部门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办事群众只需填写《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即可,无需提供相应证明。
与此同时,市人社部门大力推进“互联网+人社服务”,应用政务服务网办理事项208项,月均受理办件2万件,办件量居市直单位首位;平均承诺办结时限3.97天,比全省平均办事时限少了3.78天。

  “当前,我们正在全市人社系统广泛开展人社政务服务‘好差评’测评活动,将社保大厅的窗口服务全部接入‘好差评’测评系统,服务好不好由办事者当场打分,基本实现现场服务“一次一评”。”——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


马报融媒记者 廖岚钧
通讯员 葛慧荣

责任编辑:陈敏娟 何一旻
核校:戴国文
值班总监:王小明
审核:王贤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