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仪陇县60岁以上老人养老保险覆盖率的对策建议务实改革示例


  一、问题背景与现状分析


  根据《中国共产党仪陇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公报》精神,深化民生保障体制机制改革是县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作为川陕革命老区核心县,仪陇县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3.6%(2024年统计数据),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前存在三大突出问题:


  1. 参保结构失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际参保率不足85%,农村户籍老人参保率仅78%,未参保群体集中于偏远乡镇。


  2. 待遇水平滞后:基础养老金标准为省级最低档(现行每人每月125元),低于川东北地区平均值(148元)。


  3. 服务供给不足:全县村级社保服务点覆盖率仅62%,23个乡镇未配备自助终端设备,老年群体认证难、缴费难问题突出。


  二、总体思路与目标设定


  贯彻县委"深化保障和改善民生体制机制改革"要求,构建"政府主导、多方联动、精准施策、持续优化"的工作体系。结合"丘区农业样板县"发展定位,力争到2026年实现: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升至98%以上


  - 基础养老金标准达到全省县域中位水平


  - 村级社保服务点覆盖率突破95%


  - 特殊困难群体参保财政代缴率100%


  三、具体实施路径


  (一)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1. 建立动态调整制度


   - 制定《仪陇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正常调整实施办法》,将基础养老金增幅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挂钩,建立"基础养老金+高龄补贴+缴费激励"三元结构。


   - 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对连续缴费超15年群体,每超1年增发3%基础养老金;对80岁以上老人增设每月50元高龄津贴。


  2. 创新参保激励机制


   - 推行"农业补贴联动"机制,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大户补贴等惠农政策与养老保险参保挂钩。


   - 设立"养老积分银行",将参与村集体劳动、乡风文明建设等行为转化为养老保险补贴积分。


  (二)强化基层服务能力


  1. 构建四级服务网络


   - 打造"县级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村级代办点—院落协理员"服务体系,2025年完成57个村级空白点建设。


   - 开发"德乡养老通"微信小程序,集成生存认证、政策查询、在线缴费等8项功能,设立方言语音服务模块。


  2. 实施适老化改造工程


   - 在乡镇农商银行网点设立"银发专窗",配备老花镜、放大镜等助老设备。


   - 组建357支"红色骑队",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认证、代缴代办服务。


  (三)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1.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 将养老保险扩面提质纳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支持范围,每年安排不少于3000万元专项资金。


   - 探索"集体补助+社会捐助"模式,鼓励村集体将土地流转收益的5%用于养老保险补贴。


  2. 发展补充养老保险


   - 依托朱德故里5A级景区资源,建立"旅游反哺养老"机制,将景区年门票收入的3%划入养老保障基金。


   - 推广"以工代养"模式,组织低龄健康老人参与景区服务、农产品加工,劳动报酬按比例计入个人账户。


  (四)健全监测帮扶体系


  1. 构建精准识别机制


   - 建立人社、民政、公安等多部门数据共享平台,开发"养老保障智慧云图"系统,动态监测6.2万老年群体参保状态。


   - 实施"红黄蓝"三色管理:对未参保群体标红预警,对断缴群体标黄提醒,对困难群体标蓝帮扶。


  2. 强化特殊群体保障


   - 对低保、特困、重残等群体实施"免申即享"代缴政策,建立财政兜底资金池。


   - 设立"德乡孝善基金",发动乡贤能人、爱心企业定向捐赠,对困难老人实施"基础养老金+慈善补贴"双重保障。


  四、组织保障措施


  1. 强化党建引领


   - 将养老保险扩面工作纳入乡镇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考评"推进机制。


   - 组建57个"红色助老先锋队",组织3000余名党员开展"敲门行动",做到政策宣传到户、参保动员到人。


  2. 创新宣传方式


   - 制作《老有所养话德乡》系列微视频,通过"村村响"广播、院坝会等形式开展方言宣传。


   - 开展"参保明星家庭"评选活动,对三代同堂全员参保家庭授予"德乡孝善之家"称号。


  3. 完善监督体系


   - 建立人大政协专项视察制度,将养老保险工作纳入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监督清单。


   - 开通"12345+养老专席",实行投诉举报首接负责制,建立问题整改销号台账。


  五、预期成效与可持续机制


  通过三年攻坚行动,预计可实现:


  - 新增参保人员1.8万人,财政代缴特殊群体4500人


  - 基础养老金标准提升至每月160元,待遇水平进入川东北县域第一方阵


  - 形成"产业反哺+集体补助+社会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 打造革命老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仪陇样板",为《公报》提出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实践范例。


  魏巧辉2025年2月24日@四川发布?@四川人大?@南充播报?@南充人大?@南充政法?@南充文旅?@最高坪?@云上高坪?@仪陇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