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年金险老了能领很多钱?别傻了

今天猫姐给大家讲的是关于【年金险】的一些干货知识,主要是有挺多小伙伴都来问我:
教育金该不该买?
养老险买哪款好些?
年金险收益真的那么高吗?
......
如果你也想了解年金险的话,就在文末点个“在看”吧,猫姐后期会继续补充,给大家测评更多年金险产品!
就在8月底,银保监会下发通知,将年金险的预定利率上限从4.025%下调到3.5%,短期内不再批准预定利率高于3.5%的产品。
简单的说就是:以后买年金产品我们的收益要降低了,然后目前这类预定利率为4.025%的年金险将要没了。
一时间,朋友圈开始了刷屏模式:
赶快买年金险啊!4.025%预定利率,再晚就买不到了!产品快下架了!
年金险究竟是啥好东西?究竟要不要买?今天猫姐来给大家说说!

01
年金险究竟是啥?
年金险说白了,就是一种理财型保险,前期交钱,到了指定年龄,按约定坐等返钱。
比如从现在开始,每年交10万,交3年,等到60岁的时候,保险公司就每年返还1万多块给我们,一直返还到身故为止。

根据不同的返还时间,可以搞出好多噱头:
在18岁左右返还,领钱的人刚好开始上大学,那这个年金险就可以叫教育险或者教育金险。
在25岁的时候返还,领钱的人刚好到适婚年龄,那它就可以叫婚嫁险。
当然也有合起来的,18岁的时候返还一笔教育金,60-70岁每年返还一笔养老金,80岁再返还一笔祝寿金,花样很多。
你常听到的养老金、教育金、婚嫁金、创业金,其实都是年金险,只是拿钱的时间不一样。
年金险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以后“没钱花 ”的。

世面上的年金险产品大致分为两种:分红型年金险和传统型年金险。
传统型年金险比较少,没有分红,只有固定领取的年金,未来拿多少钱都是明确的。
而分红型年金险,很多都会采用『 年金险+万能账户 』的组合形式。
那咱们最看重“分红”,是怎么分的呢?
保险公司在宣传“分红”的时候,往往叠加年金险里面万能账户的收益,因为可以复利,所以看起来会特别高,能领特别多的钱:

但想拿到手有那么多钱,还得满足两个条件:
1、钱一直存账户里,不取出来2、万能账户复利XX%(XX%为保险公司宣传的预订利率)。
如果连续持有五十年,每年年金全部取出,万能账户不留存,那么实际收益IRR只有2%左右。
如果一分钱年金都不领取,硬是能够把所有钱都存到万能账户,
万能账户按中档收益率4.5%结算,持有50年的话,实际收益才能达到4.5%以上。
这个收益其实也不高啊,跟银行定期存款等等收益差不多。
所以呀,
千万不要被保险公司给你演算的高收益所蒙蔽双眼,看好保险条款的保底利率,实打实能拿到手的钱才是真的!
02
年金险好不好,值得买吗?
讲年金险的好处,业务员能给你讲个一箩筐出来,但在猫姐看来,它最出众的是安全性和确定性。
年金险本身就不具备保障功能,算是理财产品。
提到理财,咱们就不得不讲投资的不可能三角:

安全性、收益和流动性,不可能同时满足。
也就是说,你想要又安全,收益又高,还有高流动性,随存随取的投资,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呢,舍一取二还是可以的。
安全性上,普通型年金险,不论经济环境怎么样,基本都不会受到影响。
国家和银保监会的监管也非常严格,有保险法、保险保障基金、再保险公司等多重保障,安全系数想不高都难。

另外,年金险有着相对明确的回报和规划性。
比如买一个传统型年金当养老金,每年交多少钱,到了约定的时间,每年领多少钱,都是合同里写好的,不管外面是牛市还是熊市,都不会影响你拿的钱。
不能一夜暴富,只能让你细水长流......
看起来不错,那该不该买呢?
咱们从年金险安全性和规划性来考虑:
如果你刚好成家立业,有了宝宝,那教育金和养老实际上都是将来必须支出的费用。
年金险可以帮助咱们提前将这些纳入规划,既不影响现在的生活,又做好了未来的规划,不至于真正要用钱时,发现没准备好。
还有就是对理财不了解,手里有个几万、几十万的闲钱,年金险也能起到强制储蓄的作用。

如果之前已经配置了一定的重疾、意外、寿险等前提下,
但在子女教育/退休养老这块还是空缺,需要的是一个专款专用的账户,把钱锁起来,在未来每年返现一部分给我,必要用钱时还可以部分或全部取出。
这时候再考虑年金保险,为未来生活提前做好规划,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猫姐有一点一定要提醒:
如果医疗、重疾这些基本的健康保障没做好,就别考虑年金险了,否则一场大病就能把你辛辛苦苦存的这几十万给挥霍掉!

在我看来,年金险最终的本质还是姓“保”。
是在帮我们做好风险管理的,管理的是养老的风险,在我们人生中遇到的风险无外乎是疾病、意外、收入中断。
疾病和意外都属于万一的风险,唯有养老是我们必然面对的,年金险真是可以帮助我们对抗养老风险。
但记住,年金保险并非适合所有人购买。
对于经济基础相对较薄弱的普通家庭呢,咱们就乖乖把重疾医疗意外等等健康风险给做好先。
而对于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的个人或家庭,最好在基本保障和日常投资理财都安排妥当的情况下,有余钱了再买也不迟。

今天就先把年金险说到这儿了,还是挺复杂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