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农场人民公社区别大,农场职工有养老保险公社社员无退休待遇
六七十年代国营农场与人民公社区别较大,国营农场是国有企业,人民公社是集体所有。现在国营农场职工有养老保险,人民公社社员没有退休待遇。
国营农场与人民公社的区别比较大,虽然我们国营农场是1957年才建场,但在六七十年代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比附近的人民公社整体条件要好出很多。
国营农场有总场、分场、生产队三级组织,隶属于省农垦局。农场的总场为县团级,分场为正营级,生产队为村连级。每个生产队都设有党支部,有党支部书记、生产队长、会计、保管员、妇女队长、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有的是专职,有的兼职。生产队下设有组,有组长和记工员。
我们国营农场全体人员,不论是总场分场的机关人员,还是场直工厂学校的普通人员,亦或是分场生产队参加劳动的生产人员,都属于国营农场的企业职工,会建立职工档案。
农场总场、分场和厂直各单位的工作人员,都是拿固定工资或级别工资的。生产队的职工则每月按照记工员记的工分,发放工资。
而在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会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规模大;所谓公,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人民公社既是一个经济组织,也是一级政权机构。社员需要向国家交公粮,没有工资拿。
人民公社是集体所有制,参加劳动的人员统称为人民公社的社员。人民公社下辖生产大队,成立大队管理委员会,设大队长、副大队长、秘书(有的由会计兼任)、保管员、出纳员、民兵队长、治保主任和妇代会主任。公社干部为国家干部,大队干部一般都脱产或不脱产的村民担任。
7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实行了责任承包。90年代,国营农场的每个职工都上交了养老社保,只要是农场职工,无论是自谋职业的还是生产队一线劳动的职工,到年龄退休之后,都享有职工的退休待遇。
据说人民公社的社员,他们后来也没有交社保,也不存在退休待遇一说。
这应该就是国营农场与人民公社现在最大的区别吧!
感谢支持,我是优雅五零后!欢迎关注!我会每天分享我的经历,和我们那个年代的故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