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深入基层与群众相处。何森垚 摄


  近日,梅州市委召开县(市、区)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与以往不同的是,8位县(市、区)委书记不只是晒“成绩单”,还“自曝家丑”直面不足,彰显不走过场、求真务实的作风。


  梅州市委书记黄强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抓好基层党建,事关全局、事关长远,要坚持大抓基层导向,增强党建主业意识,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不断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南方日报记者 马发洲


  “集体赶考”


  自曝家丑谋划改进思路


  在其位,谋其政。梅州各级党委书记接受“基层党建大考”已成为常态。去年12月,8位县(市、区)委书记就已经参加过一次“集体考试”。一年过去,再次进“考场”,8位书记“晒”出新的“成绩单”。


  “梅江区创新“六首访”模式,建立了摸查台账、问题台账和统计台账“三类台账”,深入推进驻点联系工作,至11月走访群众77332户,入户率达99.8%。”“蕉岭大力推进‘一站式’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县镇村公共服务全覆盖。”“五华多方筹资加大基层保障经费投入,今年增加投入近4500万元。”“周末镇政府唱空城计,群众有急事找不到干部怎么办?”“涉农矛盾、土地纠纷、林地纠纷等就直接发生在农村基层。”


  ……


  过去一年,各县(市、区)全面实行“书记带头、领导挂点”责任制,以“书记项目”为抓手,示范带动挂点驻点工作,围绕基层重点难点问题推进工作,基层党建工作得到切实增强,抓出明显成效,党建主业意识明显增强、基层龙头作用得到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措施更加有力。


  值得一提的是,8位书记不仅晒出“成绩单”,还“自曝家丑”,以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身份讲不足,彰显求真务实的作风。梅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的述职倾向于问题导向,10页纸的报告里,问题、努力方向占了绝大篇幅。


  兴宁市委书记陈略宇“自曝”解决涉农突出问题力度还不够,仍然存在违法违规用地问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未完善。


  大埔县委书记林健雄坦言,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分配不到位,仅完成任务数26.2%。针对存在的问题,林健雄表示,将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通过一次性趸缴等方式,解决剩余740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


  今年8月刚上任五华县委书记的范宜军也“表态”,明年争取把五华440条村全部跑遍,全力发挥县委一线指挥部的作用,全力推进基层党建重点工作。


  会议节奏简洁、明快、紧张、有序。抓好基层治理工作、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大力整顿软弱涣散组织、提高基层保障水平,成为高频“关键词”。省委组织部调研员黄文渊认为,此次述职评议会“既讲了成绩、又摆了问题”,准备充足、内容充实、评议认真。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抓好基层党建,事关全局、事关长远。”黄强指出,要下更大力气落实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落实党委“一把手”亲自抓的责任,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要落实县级抓基层党建的主体责任,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落实镇街抓基层党建的直接责任,把精力放在联系群众、基层治理和为群众服务上。


  基层治理


  “三项整治”维护群众利益


  一头猪“拱”倒8个畜牧局长。今年,梅州市查办“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项目中央专项补贴”职务犯罪,8个县(区、市)的畜牧局在任或原任局长全部被立案侦查。这是梅州“三项整治”行动的成果之一。


  梅州市是全省传统村落数量最多的一个地级市,涉农惠民资金多、扶贫开发项目多、征地拆迁项目多,这些领域贴近民生,同时也容易滋生腐败。在省的指引下,梅州结合本市市情,由市委书记黄强牵头,围绕“预防和查处村官贪腐、查处涉农职务犯罪、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开展了三项整治,联合市纪委、市检察院、市公安局集中开展整治行动,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保持和谐稳定。


  为确保排查行动不留死角,梅州在“三项整治”中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丰顺县制定领导“挂镇”的包片、包点、包案的“三包”工作机制,以收集第一手信息资料;梅江区将重点排查内容编成短信发至村民,激发其参与监督的热情;大埔县从各镇(场)纪委干部及监督委员中选聘线索联络员,构建密集的摸排网络。


  目前,梅州排查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2133条,立案566宗、结案465宗,党政纪处分462人;侦破涉黑恶类犯罪案件283件,打掉农村涉恶团伙2个;解决拖欠的征地补偿款1.52亿元……


  一系列数字显示的是成效,彰显的是决心。


  梅江区委书记潘小韬表示,将牢牢抓住党委书记这个关键,想方设法增强群众工作能力,从严从实解决基层治理突出问题。蕉岭县委书记温向芳也表示,将进一步强化从严治党责任,切实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坚持重心下移抓基层打基础。


  作为基层治理的重头戏,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实行以来,有效转变了镇街干部作风,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平远县委书记曾尚忠几乎走遍全县143条村。曾尚忠表示,将严格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创新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以党建工作实效推动振兴发展。


  在深化联系群众方式和效果的基础上,各县(市、区)已重点建立县、镇、村三级联动解决群众问题协调机制,及时梳理分析群众反映问题,分类建立问题台账。


  丰顺县委书记陈志宁表示,将与县委班子一道,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做到党建工作和全县中心工作“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


  黄强指出,加强基层治理工作是应对基层新情况新变化的需要,更是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的需要。基层党组织要把维护群众利益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回应好群众的利益关切,依法解决群众的问题,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


  基层党建


  多管齐下加强基层组织


  基层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单位各部门,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抓好基层党建,关键要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


  今年5月,梅州市委出台《关于加强乡镇干部培养使用管理的实施意见》,提出乡镇干部“本土化”的目标,要求各县(市、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干部队伍中本镇籍或居住在镇的人员比例达到30%左右;每个乡镇至少要有1名本镇籍干部担任党委专职副书记或常务副镇长,营造乡镇干部“引得进、留得住、沉得下、用得好”的氛围。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队伍强不强,全靠领头羊。”黄强表示,要优化镇级班子结构、及早谋划村级换届工作,选优配强带头人队伍。工作“不要等”,该调配的干部马上调,该建立的制度马上建,不能等到明年换届时再落实。


  结合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梅州市将全面落实向软弱涣散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同时对今年230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逐一验收,整顿成效不明显的,挂点领导要向常委会作说明,工作组不撤队,继续纳入明年整顿对象。


  基层党员干部身在基层一线,是落实工作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党在基层的“形象代言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更需要严格日常管理、深化作风建设。梅州将坚持暗访、曝光、查处、追责“四管齐下”,坚决查处“小村大腐”、“小官大贪”、损害群众利益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现象和问题。


  为了提升基层党建工作保障水平,梅州市把基层党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市共投入2.5亿元,村(社区)干部报酬普遍提高到每月2000元。各县(市、区)均打出加强经费保障、完善场地设施、强化人员保障等“组合拳”。如梅县区委书记张文广表示,要确保每个村(社区)每年落实5万元以上办公经费,每年安排每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专项经费和“第一书记”工作经费各1万元以上。


  黄强表示,各县(市、区)要树立党建投入是最大投入、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是第一保障的理念,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分类指导,确保基层组织“有阵地办事,有财力办事,有人办事”,提升基层党建工作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