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养老保险是自己存钱养老吗?个人缴纳的钱数能拿回本吗?
一些灵活就业人员在参加养老保险时,可能总对养老保险有一种误解。认为自己缴纳的钱是自己的,用于自己的未来养老。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我们的养老保险机制是现收现付制
所谓的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机制,主要是利用现在收缴的养老保险费支付已经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
一般来讲,为了保障体系的长久稳定运行,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机制也会积累一定的结余资金,确保出现风险时的养老保险应急支付。
比如2018年我国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1168亿元,基金支出44645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50901亿元。
个人缴纳的钱数全部花出去,难道自己的权益就一点也没由保障吗?倒也不是这样。
养老保险缴费钱数和个人账户累计钱数的差距
我们的养老保险缴费一般分为企业职工缴费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
企业职工缴费一般是由企业和职工共同承担社会保险费。职工缴纳个人缴费基数的8%,用人单位缴纳单位缴费基数的16%。个别情况单位缴费基数不一定等于职工本人缴费基数。企业缴纳的进入统筹账户,职工本人缴纳的记入个人账户。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钱只是记账而已,并不是真正设立了账户。
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仅限于三种方式可以提取:①职工退休后按月领取;②职工逝世后一次性给继承人;③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后,离境时或者离境后申请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社会保险法》中明确指出,当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有政府财政予以补贴。所以,这些钱的安全不用担心,国家通过《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保障兑付。
企业缴纳社会保险,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规定,是企业和职工应尽的义务,必须缴纳。职工本人也没有权利放弃缴纳社保的义务。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职工书写了个人不缴社保的申请,一样是无效的原因。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时,是自己承担全部的养老保险费。但是由于他们工作不稳定,收入水平较低,国家给他们了一定的政策优惠。比如说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是20%,比企业低4个百分点。进入个人账户的钱数跟企业职工一样是缴费基数的8%,以确保养老金计算是相同的。
养老金是如何计算的?
按照全国统一的养老金计算公式,退休人员养老金只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基础养老金类似于我们过去缴纳的统筹养老金形成,每缴费一年可以领取0.8%~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60%基数缴费对应0.8%,300%对应2%。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可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是固定的,60岁是139个月,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
个人账户的余额一般是每年还会记发一次利息,是利滚利的。2016年以来有国家统一公布,一直维持在7%~8%以上,2019年是7.61%。
所以,我们的养老保险缴费是分为两部分的,都会影响养老金的高低。划入统筹账户部分形成基础养老金,直接跟社平工资有关,确保养老金的保值作用;个人账户的余额形成个人账户养老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