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五载砥砺奋进,绘就幸福图景。5年来,扬中市民政系统认真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谱写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基本民生保障取得新成效


  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75元,2020年以来,扬中共发放低保金3000余万元、特困供养资金1700万元、临时救助资金307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1.5亿元。


  进一步拓宽与困难群众的沟通渠道,在西来桥镇建立镇级“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在八桥镇永胜村建立村级“社会救助服务站”,打造“家门口的救助”。开展精康融合行动,在经开区、西来桥镇、三茅街道创建省级精神障碍康复服务示范点,服务特殊对象5000余人次。


  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有效衔接,“慈善光伏”项目获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全省推广。投入22万元,帮助21户困难家庭改善居住条件。实施急难愁盼“微心愿”项目,为55户老、弱、病、残家庭送去5.6万元“微心愿”物资。率先在镇江地区开展“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建设,于2022年上半年实现81个行政村(社区)“幸福家园”工程全覆盖,领先全省一年半完成既定目标,成为全国首个“幸福家园”全覆盖县级市。


  养老服务事业再上新台阶


  创成首批省级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地区,获得省补资金600余万元。立足需求导向,推动建立具有扬中特色的市、镇(街道)、村(社区)、小组、家庭五级养老服务网络。高规格建成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和市老年活动中心、建成“镇级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6个,实现扬中市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连续3年将适老化改造列入民生实事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800户。精心探索实践“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新模式,联合扬中市慈善总会,为经济困难、无力入住养老机构的独居、空巢、失独、孤寡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累计服务300多人,服务时长近4000小时。


  打造“一网统管”的扬中市智慧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开通“88512349”24小时养老服务热线,将扬中市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助餐点、上门服务企业、上门服务助老员、为老服务加盟商及1.6万名老人信息纳入平台统一管理,实时更新。


  深化医养融合,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互联网+医养结合病床”创新服务试点工作,扬中市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达73.8%,23家机构签约长护险定点机构。加强金融赋能,探索“养老+金融”深度融合新模式。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实现特殊困难老年人助餐服务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出台《扬中市老年人助餐点布局规划(2020-2030年)》,建成并正常运营老年助餐点79家,开展“舒心助餐”专项行动,累计提供助餐服务近40万人次,为老年人带来“舌尖上的温暖”。


  未成年人保护实现新突破


  落实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动态管理和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2020年以来,共发放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925万元。建立“一年两排”“一月一访”制度,适时做好分色评估。依托各镇(街道)未保工作站开展困境儿童入户走访,做好“四色”分类管理。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和统计分析工作。


  组织“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困境儿童慰问活动。举办年度未保工作者业务培训班,为未保工作“续航助力”。在镇江范围内率先实现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覆盖,开展活动200余场次,服务未成年人3000余人次。


  作为省“苏童成长”协同关爱机制试点地区,扬中聚力打造“护童方舟”协同关爱服务品牌,持续完善“1+2+6+N”岛城特色儿童保障体系,着力构建“六大保护”有机融合的关爱保护新格局。发布践习项目10个,开发课程30个,编制“两册一图”。


  社会事务水平实现新提升


  打造“民政同行见证爱”特色浪漫爱情步道。深化婚俗改革,在“5·20”“七夕”等特殊日期,通过集体颁证、举办集体婚礼等形式,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简办。


  制定出台《扬中市殡葬设施布局规划(2020-2035)》,为殡葬设施建设工作规划了蓝图。三茅街道中桥社区和油坊镇同德村开展殡葬礼俗改革试点工作,组建村(居)新风理事会,将“移风易俗、文明殡葬”工作纳入村规民约。扬中市殡仪馆积极探索集中守灵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集中守灵服务规范,厚养礼葬理念深入人心。共销售福利彩票2.2亿元,筹集福彩公益金2000余万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00余人次。


  社会治理工作展现新作为


  做好社会组织登记、年检以及等级评估工作。截至2024年底,扬中登记各类社会组织352个,麦田义工服务社获评5A社会组织。强化社会组织党建引领,扬中市社会组织发展中心获评2023年度全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开展社会团体专项整治工作,面向66家有领导干部兼职或使用财政资金的社会团体和两家未登记的组织,从内部治理、财务管理和业务活动三个方面加强规范化建设和监管。


  举办第九个“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暨扬中市公益慈善沙龙。在三茅街道和油坊镇开展“家门口慈善”试点工作,推动社会治理与慈善发展更好地在基层融合。


  完成乡镇行政区域界限勘定、“镇泰线”(扬中-泰兴段、扬中-泰州医学高新区段)“丹徒扬中线”“京口扬中线”界线年检工作,持续打造平安边界。(记者 朱秋霞 通讯员 周轶群)